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的速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天然气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首选能源之一。
(1)开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会直接影响化工合成,并产生污染。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1所示。

①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______
②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S、三种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
(2)甲烷重整制氢工艺与太阳能相结合可有效降低碳排放,一种利用太阳能催化甲烷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

①第Ⅰ步反应生成1mol CO的焓变为,第Ⅱ步反应生成1mol 的焓变为,利用太阳能催化甲烷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表示)。
②第Ⅰ、Ⅱ步反应的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升高温度,第Ⅱ步反应平衡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③在1000℃时,太阳能催化甲烷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
(3)超干重整可催化生产合成气:   。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和3mol ,加入催化剂并加热至发生反应,容器内的总压强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4所示。

①实验测得,其中为仅与温度有关的速率常数,平衡后若将温度由升高到,则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_____(填“<”“>”或“=”)。
②0~10min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2024-05-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2 .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在0~10 s内,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在0~10 s内,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进行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022-12-20更新 | 3340次组卷 | 158卷引用:2013-2014江西省鹰潭市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卷
3 . 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④<③=②<①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2022-08-13更新 | 554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10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___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2021-11-06更新 | 180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4mol A和2mol B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s)+B(g)2C(g)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6 . SO2具有抗氧化、保鲜、防腐、脱色等功用,合理利用二氧化硫可服务于人们更好的生活。但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等问题,因此,二氧化硫的污染治理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硝化法既能生产硫酸,也能处理二氧化硫,主要反应为:NO2(g)+SO2(g)SO3(g)+NO(g)H<0。t℃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O2和SO2,达到平衡时NO和NO2的浓度之比为3:1。
①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
②t℃时,向某容器中同时充入NO2、SO2、SO3、NO各1mol,v___v(填“”、“”或“”)
(2)某实验室尝试变废为宝,模仿工业制硫酸工艺利用SO2,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在一容积固定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h
SO2O2SO2
1250420.448
2260210.416
3260abct

①通过分析第1组和第2组实验数据,比较两组实验中SO2的化学反应速率,可得到影响该反应速率因素的相关结论为___
②在第3组的实验中一开始加入了0.5mol的SO3,反应达平衡时c仍为0.4mol,则a=___,b=__
2021-05-0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创新班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在一定温度下,将X和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2479
n (Y)/mol0.120.100.090.09
A.反应前2s的平均反应速率v(Z)=2.0×10-3 mol·L-1·s-1
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一定量的Y,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反应进行4s时,X的转化率75%
D.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 mol·L-1
2021-03-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 min 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B.a点,用v(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等于用v(N2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C.a、b、c、d 四个点中,只有b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态
D.前10 min内用v(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04 mol/(L•min)
9 .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Ni的用量,可加快该反应速率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Ni(CO)4]=v(CO)
C.减小压强,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10 . 碘及碘的化合物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知反应H2(g)+I2(g)2HI(g)ΔH=-14.9kJ·mol1
(1)根据下图判断1molH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

(2)氢气和碘蒸气能直接反应生成碘化氢,T℃时,向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H2(g)和0.2mol I2(g),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H2(g)、I2(g)和HI(g)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0~5min内,用H2(g)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6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__________
(3)反应H2(g)+I2(g)2HI(g)的反应机理如下:
第一步:I22I(快速平衡);
第二步:I+H2H2I(快速平衡);
第三步:H2I+I→2HI(慢反应)。
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__________步决定。
(4)将等物质的量的I2和H2置于预先抽真空的特制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500K,起始总压强为416kPa;体系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456kPa。若体系中只考虑如下反应关系:
①I2(g) 2I(g)Kpl=200ΔH1
②I2(g)+H2(g)2HI(g)Kp2ΔH2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1500K时,平衡体系中I(g)的分压为__________kPa,Kp2=__________(写表达式)。
(5)某实验兴趣小组将氧化还原反应2Cu2+5I2CuI↓++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带孔的封蜡鸡蛋壳为半透膜,鸡蛋壳内的电极为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