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对边
(1)若
①求
②若,设点的费马点,求的值;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2024-05-0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称四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为“鳖臑”.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

(1)证明:三棱锥为鳖臑;
(2)若上一点,点分别为的中点.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
①证明:直线平面
②判断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 . 如图,北京年冬奥会会微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结合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创作而成.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书法中的一些特殊画笔都有固定的角度,比如在弯折的位置通常为等特殊角度,为了判断“冬”的弯折角度是否符合书法中的美学要求,该同学取端点绘制成,如图,测得,若点恰好在边上.

(1)求的值;
(2)求的值.
4 . 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可以把平面向量的概念推广为坐标为复数的“复向量”,即可将有序复数对(其中)视为一个向量,记作,类比平面向量的相关运算法则,对于复向量,我们有如下运算法则:




(1)设为虚数单位,求
(2)设是两个复向量,
①已知对于任意两个平面向量,(其中),成立,证明:对于复向量也成立;
②当时,称复向量平行.若复向量平行(其中为虚数单位,),求复数.
2024-04-03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数学试题
5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的皮埃尔·德·费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时,所求的点为三角形的正等角中心,即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的点称为费马点.已知abc分别是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点的费马点.
(1)求角
(2)若,求的值;
(3)若,求的取值范围.
6 . 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1691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双曲正弦函数.它们与正、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
(1)类比正、余弦函数导数之间的关系,,请写出具有的类似的性质(不需要证明);
(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求的最小值.
2024-03-10更新 | 1089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2)数学试题
7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
(3)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2024-03-03更新 | 4505次组卷 | 38卷引用: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8 . 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的作用下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悬链线.1691年,莱布尼茨等得出“悬链线”方程,其中为参数.当时,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双曲正弦函数.它们与正、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
(1)类比正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请写出双曲正弦函数的一个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只写出即可,不要求证明);
(2),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试比较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24-01-27更新 | 942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9 . 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海外贸易极其频繁,但海上时常风浪巨大,使用原始船出行的风险也大.因此,当时的设计师为了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便在船只设计中才用了楔形零件结构,由此海上出行无需再惧怕船体崩溃,这也为海上贸易的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其智慧至今仍熠熠生辉.如图是从棱长为3的正方体木块中截出的一个楔形体ABCDMNPQ,将正方体的上底面平均分成九个小正方形,其中是中间的小正方形的顶点.

(1)求楔形体的表面积;
(2)求平面APQ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2024-01-15更新 | 37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数学试题
10 .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大衍数列”的前几项分别是:0,2,4,8,12,18,24,…,且满足其中.
(1)求(用表示);
(2)设数列满足:其中的前项的积,求证:.
2023-11-11更新 | 117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数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