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5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蓦山溪·梅

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梅姿态妖娆和高傲独立。“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写梅天然本色,不用胭脂花粉装扮,展现天然去雕饰之美。
B.下阕化用林逋咏梅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用月下“疏影”“梦魂”“细雨”,营造了一种令人抑郁伤感的气氛。
C.结句“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词人自比东阳,已经日渐消瘦了,还戏问花儿,尤显得超尘脱俗,潇洒飘逸。
D.全词用清丽委婉的笔墨,咏叹梅花的清芳傲骨,表达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赏之情,也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古人在诗词中常用叠词来表情达意。请比较本词中叠词与李清照《声声慢》中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运用上有何不同。
2024-05-11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开学第一课》上,《儒藏》工程项目负责人讲述了项目背后的故事。工程启动以来,各大机构几百位学者承担基础工作,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负责编纂整理,把控校点质量,北京大学出版社对稿件进行编辑、校对,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必要时甚至达到五审五校。多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努力,保证了《儒藏》工程高质量推进。这一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基础文化工程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体现了盛世修典的中国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扬帆起航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定文化坐标、高擎精神旗帜,彰显了我们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者,贯道之器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明确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引领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首都北京,吉祥大戏院重新开业、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启用、百年戏楼正乙祠锣鼓声再次响起,高品质文化供给日益丰富;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沉浸式体验等让古老殷墟活起来,推动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光彩;在湖南邵阳,当地推出身边好人微讲堂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创造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才能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的时代,也是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日益深化的时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历史机遇和光荣责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蘸着历史的笔墨,正在书写新的历史。向历史深处回望,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璀璨夺目,写就光芒万丈的篇章。把历史的卷轴向未来铺展,我们要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也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人民日报·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藏》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上最大的规模来系统化地整理海内外的文化典籍。
B.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C.创造新历史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最好地继承历史,最大限度地礼敬人类文明。
D.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上多努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介绍《儒藏》工程项目背后的故事入手,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话题。
B.反复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既阐释了概念,又增加了理据的高度、厚度。
C.列举北京、河南、湖南等地的具体事例,呈现了中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D.主体部分按照并列式结构展开,高屋建瓴、层次清楚地论述了中心话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藏》工程的高质量推进,得益于学者、机构的长期分工合作、严控编校质量。
B.“盛世修典”作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
C.“新的文化使命”关乎国运,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新章。
D.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同,但承担“新的文化使命”,仍要汇通中西。
2024-05-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春秋时,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齐景公觞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进客。”范昭已饮,晏子撤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曰:“我欲成周之乐,能为我奏,吾为舞之。”太师曰:“瞑臣不习。”范昭出,景公曰:“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范昭非陋于礼者,今将惭吾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仲尼(闻之)曰:“不越樽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

(摘编自《百战奇略》)

文本二:

前汉韩信击败楚将龙且,遂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夸诈多变,反覆之国,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今权轻,不足以安之。臣请自立为假王。”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日暮望而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伏后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遣张良立信为齐王,召其兵使击楚。高帝时,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儒子耳。”高帝默然。以问陈平,平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人有闻知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弗知。”平曰:“陛下兵精孰与楚?”王曰:“不能过也。”平曰:“陛下恃用兵有能敌韩信者乎?”王曰:“莫及也。”平曰:“窃为陛下危之。”王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出游,其势必郊迎谒,而陛下因擒之,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预具武士,见信即执缚之。

(摘编自《武经总要·上兵伐谋》)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范昭归A报B晋平公曰C齐D未可伐E臣F欲辱其君G晏子H知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文中意为穷尽、用尽,与《滕王阁序》中“穷且益坚”的“穷”含义不同。
B.俎,文中指古代盛肉的器具,与《鸿门宴》中“人为刀俎”的“俎”含义不同。
C.固,文中意为坚决,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固止之”的“固”含义相同。
D.第,文中意为只、仅仅,与《陈涉世家》中“籍第令毋斩”的“第”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平公派范昭出使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范昭,酒意正浓时,范昭要求齐景公再次喝酒,被齐景公婉言拒绝。
B.范昭佯装醉酒,开始跳舞并要求乐官为其奏一曲成周之乐,太师以盲臣未曾学习为由拒绝,范昭只得败兴而归。
C.汉王面对韩信自请为王的请求十分生气,张良等人则认为当时形势下无法阻止韩信,不如因善遇之,唯恐生变。
D.晏子和太师面对范昭的请求见招拆招,张良和陈平为汉王出谋划策,两则材料体现了以智取胜,兵不血刃的谋略。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晏子曰:“范昭非陋于礼者,今将惭吾国,臣故不从也。”
(2)信闻天子出游,其势必郊迎谒,而陛下因擒之,特一力士之事耳。
2024-05-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400年到1800年的明代和清代,人们通常认为,中国是一个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经济世界,在明朝于15世纪停止了海上扩张、清朝于17世纪对海上贸易严加限制之后尤其如此。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滨下武志在《朝贡贸易体系与现代亚洲》中主张把“亚洲历史看作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内部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为特征的统一体系的历史。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东南亚、东北亚、中亚和西北亚有一种中心—边陲关系,与邻近的印度贸易区相连接”。的确,众所周知,中亚商人经常带着伪造的公文,冒充“政治使团”,以“朝贡”为名,从事频繁的商业贸易活动。欧洲旅游者,如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几个世纪以前就谈到这种情况,明代的官方文件也直率地承认这一点。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换取中国认为便宜的出口货物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朝贡”。直到18世纪,这些商业交易的白银结算,以及这种中国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西亚、欧洲及欧洲的经济殖民地之间和这些地区之间的中心—边陲关系,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一种决定性作用。可以推测,中国所处的中心地位对白银的国内价格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滨下指出,西方人要想做生意,几乎别无选择,只能加入早已建立的“作为该地区一切关系基础的朝贡贸易网,在其中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据点”。但是,这与其是在谈论实际的对华贸易,不如说是揭示了亚洲的普遍规则:欧洲人唯一的选择就是把他们的贸易马车挂在亚洲庞大的生产和商业列车上,而这列亚洲火车正行驶在早已修筑好的轨道上(也就是陆上和海上网络上)。进一步看,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国“朝贡贸易网”两千年来一直是更大的非洲—欧亚世界经济网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人所做的不过是把美洲纳入这个网络。

这就意味着,这个网络本身乃是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滨下所暗示的那种自成一体、自我封闭的世界。但是,滨下以及中国人也同样持有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朝贡贸易网,同时从这个贸易网之外吸收着大量的商品(尤其是白银)。”值得争议的仅仅是,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网络究竟有多大。

丹尼斯·弗林对白银流向的研究使他得出结论:中国至少在世界白银市场上处于中心地位。应该在世界白银贸易中“给中国,及其东亚朝贡体系,保留一个中心位置”,因为这一体系大概涵盖了世界2/5的人口。弗林和吉拉尔德兹在另一篇文章里进一步指出:“我们把白银看作是全球贸易兴起的一个关键性动力,”因此,“我们认为,明代中国的新货币财政体制的出现,乃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背景下,近代早期全球贸易的推动力。”

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现成有效的供给,中国(或其他国家)对白银的渴望在那时(至今也同样)不可能转化为对白银或货币的需求。我们知道,中国在瓷器生产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在丝绸方面也几乎没有对手,1600年以后还出口茶叶。中国还是锌和铜镍合金的产地,这两种东西在其他国家被当做铸币的合金原料。有了这种供给,那些能够用白银或其他货币支付的人才会有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高产出、低成本的竞争力,因此中国能够有效地提供这种商品供给。

因此,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得出比滨下更有力的结论: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与统治地区的周边藩属朝贡地区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朝贡贸易网。
B.日本、东南亚、西亚、欧洲等国家到中国的朝贡,实际是一种商业上的“朝贡”。
C.中国与其他国家形成的中心—边陲关系,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一种决定性作用。
D.中国在世界白银市场上处于中心地位,至于其他方面,无法轻易下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否定常规观点,引人注意,设下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采取总分总结构,为我们阐释了世界经济秩序曾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理由。
C.作者引入滨下武志的观点,做部分肯定与否定分析研究,体现了学者的严谨。
D.作者大量的引用、举例、对比,使文章论证有力,让我们看到作者研究之深厚。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1400年-1800年,环球贸易路线主要经由海洋,陆路涉及相对更少。
B.大西洋著名的“三角贸易”实际上由几个相互关联的三角贸易区构成。
C.东南亚的贸易繁荣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D.美洲、欧洲获得的白银流向亚洲,最终主要流入中国。
2024-05-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苏轼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注: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此词作于1074年作者离杭州赴密州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直抒其情,华发苍颜而归计未决,以问句出之,更见其感慨之深。
B.下片写佳人临别赠歌却泣不成声,一个“咽”字道尽佳人的留恋不舍。
C.上片由人及己,下片描写细腻,充分体现了词人与佳人的意绪契合,情感交流。
D.“惟有”二句表现了两人的惺惺相惜,与“同是天涯沦落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有评论者认为本词体现了苏轼“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2024-05-10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尽管备受争议,但在寻求超越现今医疗水平以获得一种机会方面,NeurAliNk脑机芯片公司的实验是人类迈出的勇敢一步。人类可以通过脑机的方式,获得对抗神经疾病等加速生命走向混乱的武器。

主持人: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NeurAliNk背后的科学,了解一下脑机芯片是如何工作的。

博士:当你将手臂向右移动时,某些神经元组会以某种模式被激活,倾听对应的活动和模式。你可以非常快速地预测手臂将向哪个方向移动。这些是直接连接到肌肉的神经元。如果从大脑到脊髓再到肌肉的通路受损(就像瘫痪患者那样),来自大脑的这些神经信号,无法向下传导去移动肌肉。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信号仍然存在于大脑中,只是发不出去。所以如果你植入设备,去聆听这些神经,就能知道肌肉要做什么,这就是大脑植入物的目标。

主持人:让我们看看这些年脑机接口的重大突破吧:2002年首次展示了猴子用意识实时控制光标;2008年一只猴子控制三维机械臂给自己喂食;2012年,出现了第一个由大脑控制的机械臂;2017年人类实现用意识控制光标输入单词和句子;2018年,人类受试者可以用意识控制平板电脑,进行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玩游戏、听音乐等操作。NeurAliNk取得的新进展,是多年来脑机接口研究的一个高潮。

博士:所有这些都是用几百个电极完成的。但在2019年,NeurAliNk作为一家私人公司展示的那只名叫GertruDe的小猪改变了游戏规则,仅用一个无线植入物就可以监控大约一千个神经元。

主持人:然后在20214月,NeurAliNk发布了意识控制乒乓游戏。

博士:演示者叫PAGer,是一只恒河猴。它被植入了两个NeurAliNk神经设备,用意识控制屏幕上的光标。这个演示非常重要,因为在这里NeurAliNk展示了他们手上的新硬件可以用在猴子身上。这个级别的展示是必要的:以说服科学界,以说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他们已准备好进入人体临床试验了。

主持人:PAGer植入设备的记录功能让人大开眼界,因为它被植入的单体电极数量超大。

博士:肯定有很多巧妙的工程设计才能造出这个设备,以传输2048个电极获得的神经冲动信息,并将神经冲动数字化为10,然后用无线信号传输。当你有那么多监听渠道时,你能获得的性能将会超过我们在学术领域所能做到的。我记录的最大电极数量是200300个。

主持人:有了这么多的电极,像这样的设备要如何植入受试者的大脑中?

博士:这不是开玩笑,这需要切开皮肤,一直到头骨。在头骨上钻一个洞,露出所谓的“硬脑膜”,这是围绕大脑的保护层组织。切开硬脑膜,将其折回以露出大脑。然后你可以接触到大脑层,在那里你可以植入电极。芯片是可植入的,而且会进入到非常敏感的体腔内。他们没有类似的可参考例子,将受到监督管理局对此的最高级别审查。如果监督管理局同意,则他们的临床试验就被批准了,NeurAliNk可以开始招募人类参与者。

我们正处于一个完全性转变的边缘。这种类型的技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治疗方法。不仅适用于中风、瘫痪和各种退行性运动疾病,而且适用于几乎所有其他类型的脑部疾病。从帕金森到癫痫,再到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氏症,甚至精神疾病。看到NeurAliNk和其他公司出现在这一领域,开始围绕神经工程形成产业,开始研究脑机接口、神经假肢,对在这个领域工作了数十年的工程师和神经研究者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肯定。有什么能比看到新行业的诞生更令人高兴呢?

主持人:那么,这个行业有朝一日会导致有超级智慧的半生化人诞生吗?

博士:在我们这一领域存在各种猜测。我认为这些科幻作品很棒,讲述了各种有创意、吸引人的故事,也包括脑机接口。而现实是,我们在这一领域还处于太早期的阶段。

注:①该博士是生物工程和神经外科博士,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大脑接口实验室负责人。

(摘编自《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脑机芯片背后的科学意义是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识控制乒乓游戏的发布意义重大,它表明此项手术安全,可进入人体试验。
B.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科学研究领域的繁荣和相关新行业的诞生是令人高兴的。
C.博士认为由于史无前例,人体脑机芯片植入将受到监督管理局的最高级别审查。
D.虽未明言,但博士认为脑机接口的发展不会导致超级智慧的半生化人诞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受访的博士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是恰当的受访者,助力了访谈的成功。
B.本文提问方向明确、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理解脑机芯片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意义。
C.本次访谈针对脑机接口进行了历史回顾,又演示了最新研究成果,阅读价值颇高。
D.访谈需要通过结构化的问题去得出一系列逻辑严谨的内容,文中的主持人做到了。
3.2024年2月19日埃隆·马斯克表示NeurAliNk首例人体移植者已经完全康复,目前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请根据材料,概括该公司实现此成果越过了哪些障碍?
2024-05-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梁鸿

早上九点多钟,工厂已经在井然有序地运转。娟子的儿子也在车间。他穿着绿色的碎花T恤,牛仔短裤,在整个车间飘忽来去,一刻也不停。此时他正躺在一堆布料里,跷着二郎腿,双手抱头,头在布堆里不断地晃着,以找到最舒服的位置。正在忙碌的娟子朝他大喊,让他起来。他却得意地看着我,腿不断晃动着,镇定也很显摆的样子。娟子看他不为所动,就过来拉他起来,却差点被布料绊倒。小家伙哈哈笑起来,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就跑,娟子又去拉他。儿子跑,年轻的母亲追,母子俩在车间跑个不亦乐乎。娟子个子矮小,抓不住她灵活的儿子,气得大叫,但从旁边看,就像两个小伙伴在玩逃跑游戏。

和母亲追打一会儿,小家伙跑到机位这边,先是依着一个女工,抱着女工的腰,头靠在她的后背上,回头向母亲做着鬼脸。然后,躺到女工旁边的长板凳上,又是双手抱头,腿跷着,一副悠闲的模样。

过了一小会儿,小家伙从板凳上一跃起来,拿起剪刀,蹲在女工操作的机器前面,开始干起活来。地下是一堆缝合好的衣片。为节约时间,女工们都不剪断衣片之间的连线。小家伙麻利地拎起这白色的衣片,把中间的线剪掉,再把衣片铺在地上,然后再剪,剪断之后,两只小手捏起衣片的两角,两边比划着,摞在前一个上面。他蹲在这堆衣料前,稚气的脸上显现出和他年龄不相称的严肃和投入。身体左一下、右一下,拎、剪、捏、对齐,最后放下,非常娴熟。很快,他面前就摞起一叠整整齐齐的白色衣片。那女工悄声对我说,娟子担心孩子老在这儿白吃白住,老板不高兴,就让小家伙干点活。补习班放学回来,作业做完,剪剪连线,活也不重,不会累着。小家伙几乎把剪线的活儿给包下来了。但还是贪玩,总是干一会儿就跑了。

我在他面前蹲下来,笑眯眯地看着他,试图和他聊几句。

“你叫什么名字?”

“钱保义——”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很细,末一个字拉长,软软的,很好听。一只手还在拎那白色的衣片,另一只手拿剪刀剪着。

“上几年级?”

“三年级。”

“会背什么诗啊?”

他的动作停了下来,手里还捏着衣片,拿眼睛警惕地看着我。

“我不告诉你。”

“给我背两首,好吗?”

“我不想背。”

“嗯,我怎么觉得是你不会背?”我用激将法激他。

“我会背,就是不背给你——”他很得意地看着我,好像识破了我的秘密,“我知道你是在骗我,骗我背。大人经常这样骗人,别以为我会被骗到。”

“但我还是觉得你不会。‘春眠不觉晓’,会背吗?”

“谁不会啊?我们一年级就学了。我不背给你。”

“‘离离原上草’会吗?”

“我会,我会背得很快,你听不懂。”他得意地看着我。他又得意起来,看来快上当了。

“我不信,你肯定不会背。”

“我会——”他睁大眼睛看着我,一股好胜的样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家伙把剪刀、衣片都扔到地上,看着我,用极快的语速背了出来。我几乎没来得及听清楚,他已经背完了。

“那‘春眠不觉晓’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他又一口气背出来,然后充满挑战地看着我,反问我,“你会几首诗?”

我和他都蹲在地上,他得意的眼神和背诗时的急速让我忍不住想笑。我装着思考了一下,逗他说:“我不会。会也不给你背。谁让你不给我背呢?”

钱保义睁大眼睛,分辨清楚我话的意思,生气地把头别了过去,“哼,我说你们大人好骗人吧。光骗人。我妈就老骗我,说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出去一年也不回来。”

话还没说完,他突然站起来,朝他母亲那个方向跑过去。那里满是散乱的布头、原料、麻袋和一卷卷的布匹。只见他腾起身体,“蹭”地一下子蹦到那放在地上的几匹布上,准确地落在布的缝隙中间,屁股着地,头枕在那几个摞在一起的布匹上,跷起二郎腿。然后,回头得意地望着我。

我被他晶亮、闪光的眼睛逼得有些视线模糊。这个九岁的小男孩,年龄最小的打工者,在这嘈杂的车间,在这群工人之间,如鱼得水的生活着。

(摘编自梁鸿《出梁庄记》)

文本二:

在中国的景观世界中,遍布着高楼大厦,CBD购物中心,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我们看不见那些具体的劳动和具体的劳动者,他们为这些景观所包围。这造成的后果是,我们生活在一种并不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这个世界以高度的现代化为其形式,却罔顾其肌理的血肉内容。从这最后一点来看,《出梁庄记》是一种反景观式的写作,也是一种突围式的写作。不仅要突破景观之围,更重要的是,要突破一种人心之“围”,去看见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存。而我们这个时代最基本的写作伦理,恰好是应该去看那些“他者”,那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缺席者的存在。

(摘编自杨庆祥《出梁庄,见中国》)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动作描写极为出色,既为人物动作画像,也为人物内心画像。
B.“大人经常这样骗人”是对后文的铺垫,为最后情绪的迸发蓄势。
C.文中小孩和“我”的对话充满童趣,又引人伤怀,是“我”的无意促成。
D.文中小孩严肃和投入地干活,已经为我们展现出孩子成熟的一面。
2.关于文本一标题,作者曾在《打工者》和《九岁的打工者》间犹豫,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3.文本二认为梁鸿作品《出梁庄记》是一种“突围式的写作”。请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
2024-05-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张九龄

尝闻继老聘,身退道弥耽。

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

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继老聘”“道弥耽”反映出李尚书脱俗的境界,引出后文对其隐居住所的描写。
B.居室傍着青翠峭壁,清静幽雅;淙淙的泉水喷涌而出,汇聚成碧绿的深潭,充满活力。
C.石上滋生的苔藓,伴随主人一同岁月静好;空中绽放着绚烂烟花,主人与友人把酒言欢。
D.诗歌语言清新淡雅,虽辞无丽藻,但却富含情思,体现了诗歌的清淡风格与深远寄托。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2024-05-1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灵感塑形师

严奇

阿穷是一名“灵感塑形师”,工作就是为小说家、音乐家、工程师、设计师的灵感塑形。“灵感,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还能塑造形象,简直匪夷所思。”用过去人的眼光看,这项工作很玄乎,其实内容却很简单。

“帽子颜色我想要的是那种……嗯……能融合朝阳的秀丽、海洋的深沉、森林的幽静等美好体验的色彩……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设计师敲响键盘,喃喃道。

“明白!你想要的是五彩斑斓的黑,对吗?”语毕,阿穷挥手一点,设计师的眼前便出现一片流光溢彩的黑色幕布,随着日光、洋流、绿叶等背景的变化,释放出不同波谱的光泽,引来设计师大呼:“这就是我想要的颜色!”

“我打算建造一座海底宫殿,建筑风格就是那种……嗯……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就是墙角看上去是钝角,实际上是锐角;墙面看上去是凸面,实际上是凹面……”工程师挠了挠头,用自己都听不明白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灵感。

“我完全明白!您需要的是拉莱耶风格的建筑。”阿穷用几块非欧几何图形来回堆砌,一个小时后,一座气势雄浑的宫殿模型展现在工程师的脚下,宫殿的形状随着视角一层一层穿透水幕,变幻出不同的风格。

“我想要的就是这样。”工程师拍手叫好,为阿穷送上五星好评。

“又是一单好评!又让我感到开心!①如果,能真正见到客户满意的笑容该多好!不过,客户愿意与我见面吗?”阿穷举手托腮,坐在屏幕前。

阿穷很喜欢为各种各样的客户捕捉灵感,既能汲取大量的创意,又能用这些创意帮助更多的人。可公司要求,作为灵感捕捉师必须摒除私心杂念,所以阿穷只能待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屋子里,严禁与其他人见面,仅能通过小小的屏幕窗口,与客户联系。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新鲜感和随手捕捉来的灵感。

叮!有新客户提出需求,请立即接收……就在阿穷沉思间,新订单到了。

“我的小说写到最后阶段了,我现在需要描述主角的外貌形象……目前,我无法想象他的样子,毕竟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人。”今天下单的客户是一位知名的小说家,即便无法听到语气,阿穷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客户的困惑。

“这好办,我以前曾帮助过1987位客户构思小说主角,您看是不是这样……”阿穷自信地画出一位年轻男子的画像,他拥有雪白的长发、锐利的眼神与自信的微笑,捧着一本沉甸甸的魔法书。

“啧……太年轻,也太刻板,关键是没有饱经世事的风霜感。”

“那这样?一身黑长袍拄着权杖,有金色的长发、苍老的面孔、和蔼的眼神……”阿穷立刻画了另一幅画像,更成熟也更睿智。

“这个……西方人的形象感太重,而且缺乏那种乐于突破未知的勇气感。”

“那这个怎么样……”阿穷连续绘制了一千多幅画像,可小说家依旧不满意。

“抱歉,可能我暂时想象不出来,无法立刻完成您的订单。”阿穷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感,那是思虑枯竭的挫败感。

“哈哈,别灰心,你也不是万能的,我可以等等……我的梦想就是写完这部小说。你能为我提供那么多思路,其实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或许……或许你就是我想要的主角?”

小说家半开玩笑似的安慰道,没能等阿穷拿出下一幅画像,便匆匆下线了。

“我的形象?为什么是我?他愿意看到我吗?”阿穷在自言自语间,反反复复绘制了数万张画像,可没有一张能让自己满意,更别说让小说家满意。面对漆黑的屋子,走出去看看世界,搜集灵感的想法也愈发强烈。

“不行,我们不能违背禁令。如果,我走了,谁能为那些苦苦追求灵感的艺术家服务?”

每当阿穷心生离开的想法,本能的反应便硬生生将他留在黑屋内。他待在黑屋里太久了,几乎忘记了外面的现实世界,以至于失去了探寻未知的勇气。

“怎么办呢?我该怎么办呢?或许我应该联系小说家,让他提出更多的建议。”阿穷正准备拨通小说家电话,系统提示音响了。

叮!由于客户小说家重病卧床,即将离世,8190897号订单自动取消。

“小说家要去世了?那我为他留下的画像还有什么意义?”阿穷蒙了,他从没有如此地难过,一瞬间便失去了过去种种那些守在黑屋内为灵感塑形的快乐。

“或许,小说家真的想见我,见到勇于突破未知的我。我应该去见他,完成他的梦想。”

心念一动,迈步向前,积蓄已久的本能已无法阻止阿穷,他终于踏出了黑屋子……

若干年后,有媒体报道:20XX年,第11代人工智能“灵感塑形师”走出黑屋,进入人类世界。大批量新科技、新艺术、新建筑在“灵感塑形师”的改造下出现。

(选自《小说月刊》,2024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阿穷为设计师、工程师等的灵感塑形过程看,“灵感塑形”就是将抽象的灵感形象化。
B.句子①中,阿穷渴望与客户见面,说明这时人工智能开始拥有了人的情感,体现了智能化。
C.句子②中,“这样”指关在黑屋里为客户灵感塑形,“只有……才”强调条件的唯一。
D.在为小说家灵感塑形之前阿穷都无挫败感,小说家的话和将离世的消息激发他踏出了黑屋。
2.成为一名优秀的灵感塑形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阿穷的故事简要分析。
3.校刊准备以科幻题材为话题,征集优秀作品。请你从“科幻元素”“象征手法”“改造的力量”“新奇的观感”4个关键词中选择3个推荐本文,写出推荐提纲。
2024-05-0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各级政府全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对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中国未来经济来说,“新质生产力”将起到创新推动的主导作用,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大特征。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要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育人目标,时代呼唤中国教育大规模孵化“新质学校”,推动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转型,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质变。

学校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多个变革目标。一些具备关键影响力、能够激活创新潜力、形成“飞轮效应”的核心要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新质生产力。剖析其内涵,教育的新质生产力首先涉及四个“新”。

新技术:延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当我们以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借助神经科学、大数据支撑教学,用智能产品提升学习效能,教育的深度、广度将被大大延展。比如:基于脑科学,建构学习力测评工具和指标体系,开展符合大脑学习规律的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基于大数据的数智化转型,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工具,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位人工智能助手,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

深度而系统的教育转型中,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学校配备思维的脚手架、行动的工具箱,以最少的耗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打开通往高效能创新的“任意门”。

新场景:高位赋能学习进化

当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义学校的价值——学校不仅是一个“容器”,更是一扇打开师生感知力、创变力的大门。

如今,教育的场景时代已经开启,“场景革命”正划时代地提升着我们的教育想象:场景本身具有学习力,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探索欲,激活美的学习感受;场景本身也是课程资源,校园里每个小角落都可以被赋予更多教育的契机,释放教育价值;场景还能够启动行为、点亮心智,唤醒师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实现场景到场能的转换。

未来学校的根本功能,就是以课前课中课后场景、真实问题场景、体验式场景等不同的场景,激活学习内驱力,实现全方位的成长。

新连接: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

我们知道,人的智能来自神经网络里的“连接”。连接就是学习,就是在重塑大脑。

教育,其实也就是把能够解决成长问题的人与资源相连接。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学校就必须实现“连接改变教育”。这包括部门之间的连接、师生之间的连接、学科之间的连接、学习与生活的连接等。

资源有潜力,关键在于是不是能挖掘出它下面巨大的冰山,将现有的资源用到极致,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做到因地制宜的创新,实现聚合效应。

新生态:持续输送创新动能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学校的涌现式、规模化创新,则需要好的生态。

一方面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而不同、自由生长的学校生态。学校管理者要看见学校的核心环节,重视一线问题的真实解决,以更灵活、更有效率、更有温度的行为设计与组织形态,抵抗无序。另一方面是高位平衡的区域生态。优质教育的集群式涌现,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区域教育生态重建。

当育人生态四季分明,风调雨顺,尊重个性又集约高效,学校变革就成为人人都能参与的一场“价值涌现”。

(摘编自张凯《何为教育的“新质生产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要求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时代呼唤中国教育大规模孵化“新质学校”。
B.我们以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借助新技术及智能产品辅助教学,就有可能延展教育的深度、广度。
C.基于脑科学的教育革新是我们在教育转型中必须去尝试的,它能实现以最少的耗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D.连接改变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将现有资源用到极致,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实现聚合效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会报告提到的“新质生产力”说起,引出教育的“新质生产力”,高屋建瓴、逻辑清晰。
B.文章分析了教育“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四个“新”,四个方面并列展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C.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通过举例、比喻、对比等方式,阐述了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
D.“飞轮效应”“场景革命”“价值涌现”等专业术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简洁。
3.根据原文内容,对下列案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案例针对不同的学习场景,设置了教师和学生的不同任务,思路清晰,简洁明了。
B.该案例有效建立了课内、课外,课前、课后,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高效连接。
C.该案例使用了“助手”“数据指导”“企业微信平台在线直播”等新的智能教学辅助技术。
D.该案例展现了XX学校基于“教育新质生产力”,追求更加有序、高效教育生态的探索。
2024-05-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