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8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我未定天保,何暇寐!”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武王以礼信。文王死九年,天下八百诸侯,皆一旦会于孟津之上。不言同辞,不呼自来,尽知武王忠信,欲从武王,与之伐纣。当是时,比干、箕子、微子尚在,武王贤之,未敢伐也,还诸侯。归二年,纣贼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武王见贤臣已亡,乃朝天下,兴师伐纣,杀之。武王未下车,封比干之墓,发太仓之粟,以赡天下,封微子于宋。此武王以礼信也。

(摘编自《越绝书•吴内传第四》)

材料三:

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秦、越,远涂也,竫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

(摘编自《吕氏春秋•贵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武王又射A三发B击C以剑D斩E以玄钺F县G其头小H白之旗。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发而后下车”中的“发”,与“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的“发”含义不同。
B.“武王以礼信”一句的句式,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中的句式不相同。
C.“武王未下车”中的“下车”,与“衡下车”(《张衡传》)中的“下车”的含义相同。
D.“如秦者立而至”中的“而”,与“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中的“而”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纣王带领七十万大军对抗武王,却很快战败,是因为纣王的军队中很多人都盼着武王赶快到来,无心抵抗。
B.在武王看来,得到上天的保佑非常重要,殷商就是因为没得到上天保佑,才哀鸿遍野,在战争中输给武王。
C.文王死后第九年,天下八百诸侯接到武王通知后,都赶到孟津之上会合,想要追随武王,一起讨伐商纣。
D.材料三认为,夏商周最为看重的是做事要善于凭借外物,顺应百姓的心意,能做到这样就能所向无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2)秦、越,远涂也,竫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
5.《吕氏春秋•贵因》中说“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试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因”有哪些。
2024-05-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玉兰探照

陈毓

“张兰,你看,这是厨房。

张兰在移动的手机屏幕里就看见那厨房。她看见一块小狗瓷砖,当即喊肖大壮把镜头转回去,仍只看见一片瓷砖上有小狗图案。

“这是啥讲究?”她问肖大壮。

肖大壮说,这叫不对称美。

①自从进了城,肖大壮说话跟在村里很不一样了。张兰现在也进了城,她往后也会和在村里的自己不一样的。

为和张兰视频,肖大壮这一天等得心急。但心急没用,张兰一早要赶到东城小区,接送那家的孩子去幼儿园。送过孩子即刻返回,顺路买好粥铺的包子和豆芡饭,送到这家爷爷奶奶的餐桌上,再赶紧下楼,买菜,回来给二老做好午饭。两位老人的午饭时间严格,十一点半准时开饭,这倒给张兰留出二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叫她赶回出租屋,弄好自己和儿子的午饭。匆匆吃过饭,她要再次返回,把两个老人吃过饭的厨房收拾干净,把晚饭所用的蔬菜洗好放妥当,之后,去幼儿园接回孩子交给这家老人。晚饭她不用管,由年轻的女主人回来做,他们要在晚餐桌上团圆。

张兰收拾好厨房,下楼时带走垃圾。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后,她会伸个腰。脚步缓下来,目光缓下来,她的手臂、肩背、目光现在都是向下的,她觉得这样舒服。

肖大壮就是在这时接到了张兰的视频电话,早上出门时他就嘱咐过,必须在这个时间段,错过就没机会看了。

昨儿下午,肖大壮遵工长安排走进新苑小区,为一户人家铺地板。他走进房间,对照清点了木地板的型号和数目,准备干活。

他一抬头,看见一棵开花的树,其中一个花枝,从敞开的窗子探进来,阳光打在洁白的花朵上,一朵朵花,像明亮的灯盏,把肖大壮的眼睛照亮,真是美呆了,肖大壮嘟囔。此刻,他还不认识玉兰花。但他确信张兰要是看见这花会有多高兴,要是张兰和他能在这座城市拥有一间这样的房子,多辛苦他都愿意,张兰也愿意。他骑上电动车回家的时候想的是如何让张兰看到这花。

尽管足够细致,肖大壮还是在午后就铺好了地板,只等和张兰视频后,就能把钥匙交还工长。

肖大壮给张兰看的,正是这家的厨房。肖大壮并不直接给张兰看那树花,他要铺垫到高潮。但张兰却迷上了那块小狗瓷砖。肖大壮把镜头移到那伸进来的花枝上,给张兰看一朵花,张兰果真大呼小叫。张兰喊:“玉兰花,多好看的玉兰花,你快闻闻,保准闻得见荷香气。”肖大壮觉得张兰真好笑、真可爱,他把鼻子凑近花,闻了闻,还真闻到了荷花的香气。

张兰嘱咐肖大壮往后退,她要看清那间有玉兰花的房子的整体模样。肖大壮于是“向后,向后”“向左,向右”,把那间有玉兰探照的厨房完整呈现在张兰眼前。张兰夸赞女主人的眼光,说配的青色窗帘好看,尽管她叹息在厨房安窗帘实在是浪费钱。

趁着这喜欢,张兰索性放开,她指挥肖大壮,把每间房子都照给她看,②于是张兰赞美地板,张兰赞美客厅,张兰赞美门廊,张兰赞美那个小小的房间,张兰和肖大壮争论,小房间会住这家的儿子还是女儿,最后她索性说,③这户人家肯定有个儿子,和他们的儿子一般大,都上三年级,还是一所学校。肖大壮忍住笑,不和张兰争,他想张兰也许是对的,张兰很多时候都能预测对一些事情,但愿张兰这次也对。就像他确信,这家的女主人美丽,会过日子。男主人长相也好,很爱家庭,这家有个儿子,正像他们儿子一样,上三年级,没准一所学校呢。

肖大壮和张兰不由地一起在电话里笑,这一天,他们真是高兴啊。

肖大壮打点工具箱的时候忽然想到一枚钉子,他几次三番看见那枚细长的钉子,他想不清这枚钉子会用在哪道工序里,但此刻他找不到那枚钉子了。他把垃圾袋打开查验,仍不见钉子,他担心钉子被嵌进木板,他回忆最后看见钉子的时间,恰是他就要完工的时候,那,钉子去了哪里呢?他蹲下,检视最后铺的那几块地板,他轻轻叩击,用手掌一一抚摸,看哪里有异样,之后他“嘿”了一声,当即出了一头细汗。他迅速揭起最后的一块木地板,他看见,那枚细钉嵌在那块木板和墙的缝隙之间。肖大壮舒了口气。

留一枚钉子在不该有钉子的地方,多不完美。

幸好我找出来了,我纠正了错误。

肖大壮扣好那块被自己揭起来的木板,心里那个美,那个舒坦,那个对自己满意啊。

他提着垃圾,倒退着出门,把门轻轻锁好。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兰进城后的新工作内容繁杂,扔完垃圾后缓下来的脚步和目光,向下的姿态都表现出结束一天工作后的放松状态。
B.肖大壮为一颗钉子出了一头细汗,是因为这一颗钉子既是他工作的失误,也与他们对这个家庭堪称完美的设想不符。
C.本文将肖大壮和张兰的视频对话置于文章开篇,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D.在叙事人称上,本文以第三人称为主,同时也融入了第一和第二人称。这不仅扩大了叙事空间,还丰富了人物形象。
2.在叙事学理论中,重复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事件的重复、语言的重复、情态的重复等。请分析文中三处划线部分的重复所包含的叙事意义。
3.从厨房外探照过来的玉兰花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分析“玉兰花”在文中的作用。
2024-05-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35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再次为人工智能(AI)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政策红利。人工智能技术被认为是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的又是什么?它将如何赋能生产生活呢?

“‘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作为当前行业科技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并提取出来与各行业相加,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新型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进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博大数据CEO张永健告诉科普时报记者,这里的“+”代表了融合、增强的意思,同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而是与各行业融合,并达到1+1>2的效果。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已经迎来快速发展的节奏。来自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及相关企业已超345.7万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测算,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5784亿元,增速达13.9%

“全球范围内,由大模型驱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正在形成,‘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是顺应潮流,也恰逢其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道强告诉记者,正如9年前“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推动了互联网应用从消费者走向产业端,并加速各行各业向互联网和数字化的转型发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必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广泛结合,激发出产业发展新动能。

具体到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方面,张永健认为,关键在于找到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实际需求间的结合点,并通过应用场景来推动技术的落地和应用。“这涉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算法的优化、模型的训练等多个环节,需要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合作,探索出最适合的应用模式。”

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多个方面。不论是我们常用语音助手来查询信息、播放音乐,还是智能家居系统中智能门锁、智能照明等功能,都在让生活更加便利。

张道强说,随着ChatGPTSora等技术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在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已经展现出更具前瞻性的发展前景。而日常生活中诸如智能医疗机器人、L4级无人驾驶(高度自动化驾驶)等“科幻级”应用场景的实现,还有待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突破。“相信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我们必将加速进入由人工智能驱动、生产生活‘AI含量’都极高的智能新时代。”

(选自《“人工智能+”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的生活将再增“AI含量”》)

材料二:

人工智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人类在享受便捷性的同时,也要从科技向善的维度给它备好“刹车”。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技的社会中。很多人认为只要付费,科技就会像魔法一样为我们带来想要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亚瑟•克拉克爵士那条广为人知的“定律”: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

首先,从科普工作本身来说,社会需要将相应的工作前置,不能临时抱佛脚。我们应该既让公众知晓人工智能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好处,也需要说明它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同时,还应该让公众了解人工智能有可能会导致“信息失序”,产生误导信息、虚假信息和恶意信息。

其次,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增加多元性的信息,尤其是科学内容的“投喂”。曾经有人这样形容人工智能的投入—产出模式:它不像奶牛那样吃草产奶,而是吃啥产啥。如果人类“投喂”的素材本身就存在偏差,就不可能期待它产出正确的结果。更何况,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开始自动生成谣言了。

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谣言和伪科学,人工智能生产平台需要加强与辟谣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生产出来的素材,社会应该引入专家审核的环节。这种审查不仅仅包括内容的科学性,还包括是否存在隐藏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是否符合科研伦理的问题等。这对于审核专家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再次,对于受众而言,增强辨伪防骗的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相较于知识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理性,更需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是对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事实和观点进行区分的能力,以及对于信誓旦旦的表述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对于AI平台来说,相关机构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踩油门”的同时要备好“刹车”。面临AI炮制的谣言和伪科学,科普不能无所作为,但是光靠科普也很难产生较好的效果。科技向善、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与用户共同构筑起健康、理性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

(选自《AI炮制了谣言,科普如何破局》)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的“+”代表的是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并达到1+1>2的效果。
B.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迎来快速发展节奏,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4亿元,增速达13.9%。
C.“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是顺应潮流的,必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的广泛结合,激发出产业发展新动能。
D.找到人工智能技术与实际需求间的结合点,通过应用场景推动技术的落地,是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
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人工智能生成谣言的能力还不强,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大。
B.人工智能导致的“信息失序”并不会影响我们进入由人工智能驱动、生产生活“AI含量”都极高的智能新时代。
C.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角度来说,如果人类“投喂”的素材本身就有偏差,就不可能期待它产出正确的结果。
D.“人工智能+”行动的落实离不开行业内专家的努力,审核专家更是为破除AI生产的谣言和伪科学承担起了责任。
3.如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生产生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人类如何与地球和宇宙相关联?我们提供了两种类型的答案。在一种图式里,人体被设想成一种宇宙的形象。在另一种图式里,人类是宇宙坐标的中心,决定了基本方位和垂直轴的位置。这并非出于任何有限的目的,而是想在宇宙中获得安全感。

②人体是我们最熟知的物质宇宙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体验世界的条件,而且是一种可以接近的物体,我们总是能够观察到它的特征。人类基于人体结构与地球地貌之间的类比进行的观察是分布广泛的。某些北美印第安人的部落将地球视为一个由骨骼、肉体和毛发构成的有感觉的生灵。在中国,流行的传说认为,地球是一个天地中的生灵,山岳是它的躯体,岩石是它的骨骼,江河是流淌在它静脉中的血液。在欧洲的中世纪,把人体视为小宇宙的思想是司空见惯的。

③第二种图式将人类置于由基本方位限定的世界中心。由基本方位设定出空间框架在新世界的宇宙观中是显而易见的。其中一个特征是人类中心主义,它明确地将人类置于宇宙的中心。它也有其他的一般性特征。它将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力量结合起来,其结合的方法是把它们与空间系统内的重要位置或者地方联系起来。它试图通过划分宇宙的各个部分和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来弄清宇宙的意义。它把个性融入空间之中,因此实际上将空间转变为地方。

④通过研究索尔托印第安人、中国人和欧洲人可以说明定向空间框架的单一特征和共同特征。曼尼托巴的索尔托印第安人在实践活动中毫无例外地依靠自然特征确定方向,借助于众所周知的地标找到他们的路。除了本地的地标以外,他们也关注北美主要的湖泊、河流和小村落的名字和大概的位置。北极星、太阳的轨迹就是神话王国的参考点,而索尔托印第安人生活在这个王国的中心。在索尔托印第安人的宇宙中,风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它们是拟人的生物,每种风都被赋予了一种基本方位。

⑤中国拥有古老的文明。在人口、经济实力和物质成就方面,中国人和索尔托印第安人有着天壤之别。然而,他们的神话空间存在共通之处。如同许多北美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霍皮人、特瓦族和奥格拉拉苏人)部落一样,中国人把人置于空间的中心。许多人想自己安排对于世界的体验,因此,如此安排好的世界当然会以他自己为中心。中国人的世界观是高度以人类为中心的,汉朝的砖瓦的设计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砖瓦是中国人缩微的宇宙,宇宙的中心是在黄土地上的人类。

⑥在欧洲,尽管自古以来就存在一种由基本方位构成的空间网格,但它在构建宇宙方面的作用却不如在诸如中美洲和中国之类的高度文明的中心中那么重要。尽管西方文明的确没有基于基本方位建立起一个表述清晰的宇宙观体系,但这些方位却一再出现在各种象征空间的概念和建构之中。在古希腊,东方和西方富有象征意义。东方代表光明、白色、天空和向上,西方代表黑暗、地球和向下。大多数后多利斯型神庙都是朝向东方的。

⑦建筑空间——一所房屋、一座庙宇或者一座城市——是一个具有自然物所缺乏的明晰性的小宇宙。建筑创造了一种有形的世界,可以在这样的世界中清晰地阐明那些深深感受到的和能够用言语表达的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进而使人类继续努力增强这方面的意识。

(选自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类在与地球和宇宙的关联中,为了获得安全感,采用了两种类型的关联方式。
B.由基本方位设定出空间框架在新世界的宇宙观中是显而易见的,在旧世界中却未能体现。
C.曼尼托巴的索尔托印第安人在实践活动中仅仅关注本地的地标,生活在神话王国的中心。
D.欧洲存在一种由基本方位构成的空间网格,但却没有建立起一个表述清晰的宇宙观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类与地球和宇宙有两种关联方式,本文简要论证第一种,详细论证了第二种。
B.文章第⑤段通过汉朝的砖瓦设计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人的世界观是高度以人类为中心的。
C.第④⑤⑥段通过比较证明了索尔托印第安人、中国人和欧洲人的神话空间存在共通之处。
D.本文虽然是一篇学术文章,但作者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指出只要划分宇宙的各个部分和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能弄清宇宙的意义。
B.在索尔托印第安人的宇宙中,风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每一种风都被赋予了一种基本方位。
C.之所以大多数后多利斯型神庙是朝向东方的,是因为东方代表光明、白色、天空和向上。
D.人类基于人体结构与地球地貌之间的类比进行的观察,在北美、中国和欧洲都是存在的。
2024-05-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今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韩叛,则魏应之,赵据齐以为原,如此,则以韩、魏资赵假齐以固其从,而以与争强,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夫进而击赵不能取,退而攻韩弗能拔,则陷锐之卒勤于野战,负任之旅罢于内供,则合群苦弱以敌二万乘,非所以亡韩之心也。均如贵臣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质矣。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

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重用事之臣,明赵之所以欺秦者;与魏质以安其心从韩而伐赵赵虽与齐为一不足患也。二国事毕,则韩可以移书定也。是我一举,二国有亡形,则荆、魏又必自服矣。故曰:“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审用也。以秦与赵敌,衡加以齐,今又背韩,而未有以坚荆、魏之心。夫一战而不胜,则祸构矣。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赵、秦强弱,在今年耳。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夫一动而弱于诸侯,危事也;为计而使诸侯有意我之心,至殆也。见二疏,非所以强于诸侯也。臣窃愿陛下之幸熟图之。夫攻伐而使从者焉,不可悔也。

(节选自《韩非子·存韩》)

材料二:

(韩)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州郡。韩遂亡。

(节选自《史记·韩世家》)

【注】①原,为“援”字之误。②均:信,果真,的确。③质:箭靶。④荆:楚国的别称。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与魏质A以B安C其心D从韩E而伐赵F赵虽与齐G为一H不足患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即“纵”,合纵,指战国时东方六国联合起来与秦国抗衡的联盟政策。
B.万乘,指万辆兵车,文中指“万乘之国”的简称,战国时用来指大的诸侯国。
C.币,指礼物,与《荆轲刺秦王》中“持千金之资币物”中的“币”意义相同。
D.间,空隙,这里意为利用空隙,与《鸿门宴》中“间至军中”的“间”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王安五年,秦国急攻韩国,生死存亡之际,韩非出使秦国,向秦王上书,劝说秦王先攻打赵国而暂时保存韩国,《存韩》一文为此时所作。
B.韩非认为秦国攻打他国时韩国追随出兵而与诸侯结怨,利益都归于秦国,且韩国向秦国缴纳赋税,和秦国的郡县没有区别,因此秦国不应攻打韩国。
C.韩非指出,韩国虽是小国,但处于四战之地,为应付来自各方的攻击,韩国常年整军备战,秦国如果攻打韩国,难以速战速决,这会对秦国不利。
D.韩非认为战争是凶险之事,因此必须慎重,如果不能处理好秦国与韩、楚、魏三国的关系,那么在战争中一旦失利,对秦国来说就构成祸患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
(2)是我一举,二国有亡形,则荆、魏又必自服矣。
2024-05-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麻袋

响 雷

也不知是谁家的小板车,周荣宽白捡了来用,轮轴有些缺油,每转一圈都要吱嘎一下,每吱嘎一下,他的心就咯噔一下。黑夜里,城中死寂,远处偶有一两声犬吠。真不该做这种事的,他有些后悔,更多的是害怕,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慌张过,作贼一样。

出和平门向北三四里,路越来越不像路,他停下来擦擦汗,喘了口气,胆子又大起来。江滩就在前面不远,他把小板车上的麻袋扶了扶,继续推。他要在江滩边找一处荒地,把麻袋埋了。麻袋里是他的仇人白酉生。

白酉生跟周荣宽年纪相仿,五十出头。他们住在同一条巷子,檐头挨着檐头,山墙贴着山墙。他们自打一出生就不是好邻居,而是仇人,不知从哪一代起结下的世仇。小时候,他们没少打过架,周荣宽额上的疤便是在十岁那年被白酉生的爪子抓下来的。二十岁那年,他们争过女人,两败俱伤,最终谁也没得到,两家积怨却更深。后来各自成家过日子,周荣宽在崇善堂当伙夫,白酉生做了剃头匠,三日不碰面,碰面没好事。

他们两家山墙之间长了一棵小叶黄杨,碗口粗,据说上百年了,算是名贵古树,值些钱。周荣宽说树是我家的,白酉生说树不是你家的,他们为了这棵树没少吵架。也许溯起源来,他们的世仇就是从这棵小叶黄杨结下的。后来他们不争了,有什么好争的,树就立在那里,谁也别想卖,谁也拔不走,于是搁置争议。但他们又为别的东西争,为别的事情吵,就算没事也会找事。有时一大早,两人跨出家门赶巧四目对上,都鼻子里哼一声,各往东西,背后各骂一句,今儿出门遇鬼了。天注定他们尿不到一壶。

白酉生长得比周荣宽粗壮,脾气暴躁,但嘴笨,一旦吵架,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粗话,不及周荣宽条分缕析,有理有据,所以他常常吵不过,便用拳头说话。周荣宽嘴上快活了,身子骨没少挨苦头。但有一事算周荣宽能耐,周荣宽剃头从来都到白酉生的摊子上,剃完头站起来,神气活现,比踢馆的武夫打了一场胜仗还得意。别人问,你怎么敢的。周荣宽昂着头说,我就是这身胆气。在这事上白酉生窝囊啊,心里窝着火,手上还要把他的头剃得漂漂亮亮,剃不好砸自己招牌。周荣宽有时还出言挑衅,有种把我脖子抹了去哉。白酉生真有一刀划下去的冲动,可是人命关天,得忍。你不是挺横吗,有本事你爬起来呀。周荣宽停了车,朝麻袋说。

麻袋一动不动。

四野一片空旷,燕子矶矗在远处,似江边饮水的巨兽。北风呼呼地吹,江边的浪声和枯草的摩挲声混在一起,不响,却空洞而遥远,像从地狱里飘出来的。周荣宽一激灵,往掌心里吐一口唾沫,搓搓,从麻袋底下抽出一柄铁锹,撸去一片枯草,开始挖土。

以后定神了,你狗日的闭了嘴,再也没人争啊吵的。周荣宽跟麻袋说。他力气小,白天又累着了,挖一阵就停下来歇会儿。

好一阵子,才挖出一米深的坑,估量着大小差不多了,他把麻袋从小板车上卸下来,滚到坑里去。我可交代你,到了那边,你们一家子团聚了,可别仗着人多合伙欺负我家女人孩子,周荣宽用铁锹指着麻袋说。

你可记好了。周荣宽铲一锹土,覆在麻袋上。

那天要不是我在崇善堂里做活计躲过一劫,也跟你一起下去了。周荣宽又铲一锹土。

没有棺材,你多担待着,能有个麻袋算不错了,白天我埋了多少尸首连个麻袋都没有,依着你那副嘴脸,被野狗吃了我都懒得理。周荣宽说。很快,麻袋掩进土里大半。

我说你充什么好汉,那么多当兵的都打不过,你一个剃头匠能干得过枪炮?浑身马蜂窝似的,还死攥着剃刀不放,掰都掰不开,剃刀你收好了,到下面继续干老本行。埋得差不多了,周荣宽胳膊支在锹柄上歇会儿。

咱们房子都给烧了,小叶黄杨只剩一根黑杆子,你也别记挂着,入土为安,咱们两家的恩怨算是了了。周荣宽说。

我记着你们是民国二十六年冬月没的,我孤家寡人一个,以后谁会记得我哟。周荣宽抹一把泪,用铁锹把耸出的坟头拍拍实。

周荣宽从怀里掏出一把纸钱,吹着了火折子,点上,火沿着纸钱扩散开。周荣宽烤着手说,别一个人花了,记得给我女人孩子捎些,我到处找啊怎么也找不着他们,要不是为了找他们,我也不会在巷子里撞见你。烟有些熏眼睛,周荣宽用手背抹了抹,越抹越止不住地流。

纸钱燃尽,火星子随西北风飞舞一阵,游魂一样消散了。

【注】①民国二十六年冬月:指193712月,是月13日,南京沦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小板车轮轴的“吱嘎”声和远处的狗叫声,衬托了夜晚环境的幽寂,渲染出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
B.“充什么好汉”“还死攥着剃刀不放”,带着些许讥讽,也从侧面反映了在战乱中部分人苟且求存的心态。
C.小说结尾意蕴深沉,“游魂一样消散了”,两人的恩恩怨怨随风而逝,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
D.本文结构安排独具匠心,将故事浓缩在埋麻袋的过程中,情节紧凑集中,通过设置悬念,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2.小说中周荣宽大量的独白,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作者用巧妙的手法叙述白酉生的一生,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5-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4年3月20日,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鹊桥二号”中继星是继“鹊桥号”中继星之后世界第二颗在地球轨道以外的专用中继星,将接力“鹊桥号”中继星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探测器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

地球与月球背面中间永远隔着一个月球,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系列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之间通信,所以就需要“鹊桥号”这样的中继卫星来进行信号转发。相比地球中继卫星,“鹊桥号”中继卫星站得更高,且选择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晕轨道运行,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的“鹊桥号”可以和地月保持相对稳定静止状态,能节省燃料,延长卫星寿命。“鹊桥号”采用了月球绕掠的方式从地球到达L2点晕轨道,成为世界第一颗运行在地月L2点晕轨道的月球中继卫星。

“鹊桥号”中继卫星的最大特征就是采用4.2米口径的高增益伞状抛物面天线(星载天线金属网),这是人类深空探测任务史上最大口径的通信天线。该天线采用整星零动量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对地、对月、对日和对惯性空间任意目标指向与跟踪的三轴稳定控制,为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与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力支撑。它在地、月、星之间建立了三条链路——对月前向链路、对月反向链路以及对地数传链路,这三条链路可以实现“鹊桥号”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双向通信,以及“鹊桥号”与地面的通信。

(摘编自东方宇文《“鹊桥号”中继卫星是如何给地球和“嫦娥四号”牵线的?》)

材料二

“鹊桥号”和“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的发射和进入预定轨道,为我国探月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在“嫦娥四号”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均是在月球正面着陆,这些探测器之所以全部选择在面向地球的月球正面着陆,原因就在于正面着陆难度较小。“嫦娥四号”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标志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最大的环形山,也是个古老的区域,直径2500千米,最深处为9000米,保存了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宝贵信息,极具探索价值。

地球上经历了多次沧海桑田,早期地质历史的痕迹早已消失殆尽,而月球背面具有不同于月球正面的地质构造,多“山”多“谷”,且可能含有许多月球初始的信息,对月球背面开展形貌、物质组成、月壤和月表浅层结构的巡视综合探测,不仅可促进对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知,对研究地球的早期历史也有重要价值。

由于这些天体的距离遥远,电磁信号十分微弱,而且地球上的电磁环境会对射电天文观测产生显著干扰,因此天文学家一直希望找到一片完全宁静的地区,监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电磁信号。由于被地球潮汐锁定、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等因素,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月球背面屏蔽了来自地球的各种无线电干扰信号,因而在那里能监测到地面和地球附近的太空无法分辨的电磁信号,从而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源。

(摘编自鞠强《回望“嫦娥四号”月背着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受到月球的阻隔,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鹊桥号”中继卫星就是为此而设置的“桥梁”。
B.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最大的环形山,又是最古老的区域,保存了太阳系形成的很多信息,因此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
C.地球上经历的多次沧海桑田导致早期地质历史痕迹消失,但是月球背面却含有许多月球初始的信息,这对研究月球和地球都很有价值。
D.电磁信号微弱和地球电磁环境的干扰等不利因素导致在地球上很难实现对遥远天体的射电观测,但月球背面可以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鹊桥号”中继卫星选择在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晕轨道运行,既能实现地、月、星之间的数据传输,又能延长卫星寿命,这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智慧。
B.“鹊桥号”中继卫星采用的通信天线,既能进行地月星之间的信号传输,还能实现对惯性空间任意目标指向与跟踪的三轴稳定控制,为数据传输提供支撑。
C.“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之前,人类的探测器全部选择在面向地球的月球正面着陆,这说明中国科学家比外国科学家更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D.“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取得的又一项阶段性重大成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在科技上的巨大成就。
3.“嫦娥四号”和“鹊桥号”中继卫星的成功发射,让中国又一次站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说明。
2024-05-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纹样作为优秀的艺术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和造物智慧,具备无限转化的可能性。随着生产与生活媒介的变化,单一化、平面化的展现形式已无法满足当今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需求。传统纹样的现代设计与应用,可以通过多形式、多维度的综合艺术尝试,将纹样的“形之本”与“神之美”进行创造与活化,并积极融入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介等新手段,实现传统美学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发展。

传统装饰纹样代表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思想。“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其朴素的观念中包含了对天地自然之美的论述,也是中国艺术家遵循的根本创作原则。受此影响,古代纹样中体现的祥瑞美学特质格外突出,进而延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万物之美,并贯穿于当代设计艺术之中。艺术设计家常沙娜,善于从大自然的花卉形态中汲取丰富多样的图案造型素材,将自然花卉作为图案造型、构成及色彩的补充,形成独有的装饰图案风格。如她设计的民族文化宫大门的金属装饰,用卷草纹配上向日葵,以透明的彩色玻璃装点突出“团结”和“进步”的字样。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成为一种贯穿古今的美。

东方艺术传统中的“形神”美学特质,强调存于笔先、画尽意在、融化物我、创设意境,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传统纹样的当代转化路径,应是一种注重形态美学和象征意义双重表达的文化营造,不应停留在机械的二维图形的形式照搬层面,而应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重构新的图案艺术。中国图案的意匠精神提示我们,纹样的创新创作不可一味模仿自然,而要善于做自然的主人,将山水、花鸟等自然形象变化为抽象的点线,从而提炼出有意味的图式。比如,寓意吉祥的祥云纹样、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经过设计转化呈现在奥运火炬之上,传达着浓郁的中华韵味;2022年冬奥奖牌的外围图案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冰梅纹”,设计者将寒冰、白雪、梅花三种冬天的意象巧妙融合,把传统元素演绎出时尚魅力,呈现出融合冰雪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美学意境。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庞薰琴曾倡导装饰纹样的设计既要注意艺术格调的“格高”,又要兼顾群众欣赏的“乐见”。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艺术从业者,在对传统纹样的转化与再创作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纹样的形式美感所体现的传统审美情趣,又需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风尚,体现“大美术”视野下的多元融合。2024年春晚节目《年锦》的舞台美术设计,从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日常器物中提取具有代表特征和美好寓意的纹样,加以创新设计。设计者将古典图形艺术与现代元素结合,传统纹样与数字艺术融合,让中国传统艺术精粹在新的时空语境中得以延续、再生与升华。

纹样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象征物,因其高度的文化浓缩性和民族特性,具备极强的传达与传播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艺术从业者需要利用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进行传统与现代的“破壁”,使设计作品体现出更加深层的多元价值融合。

(摘编自崔冬晖 姜苏洋《传统纹样的当代活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纹样要实现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发展,需要通过多形式、多维度的创造与活化。
B.在古代纹样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是古今中外艺术家遵循的唯一创作原则。
C.纹样的创新创作要善于从自然意象中提炼出有神韵的图式,以呈现中国式美学意境。
D.对传统纹样的转化与再创作,既要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风尚,也要考虑让群众喜闻乐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详细阐述了传统纹样如何实现在当代语境下创造与活化的发展路径。
B.文章多处使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又使文章的说理更透彻。
C.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引入艺术传统中的审美观和艺术家主张,进一步说明文章论点。
D.文章举《年锦》的舞台美术设计,是为了证明纹样的形式美感体现传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顶花灯,把敦煌风格的唐代花饰图案与通风、照明的功能需求统一起来,大气优雅。
B.汉代是我国云纹运用面最广的时期之一,以优美的曲线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云彩的轻盈与灵动,寓意吉祥如意。
C.北京冬奥会主席台纹样图案融合了山脉等自然元素,经过现代化抽象处理,呈现出中国绵延不息的美学意象式的美学意境。
D.春晚将中国传统纹样“宝相花”的对称之美化生出全新的、多样的格式,展现出变幻万千。
2024-05-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仁福,不知其世家。当唐僖宗时,有拓跋思敬者,为夏州偏将,后以与破黄巢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思敬卒,乾宁二年,以其弟思谏为节度使。

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崛起自非有大善恶暴着于世者不能记其始终。是时,兴元、凤翔、邠宁、鄜坊、河中、同华诸镇之兵,四面并起而交争,独灵、夏未尝为唐患,而亦无大功。朱玫之乱,思敬与鄜州李思孝皆兵屯渭桥。其后,黄巢陷京师,王重荣、李克用等会诸镇兵讨贼,思敬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

梁开平二年,思谏卒,军中立其子彝昌为留后,梁即拜彝昌节度使。明年,其将高宗益作乱,杀彝昌。是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戍兵于外,军中乃迎仁福立之,不知其于思谏为亲疏也。是岁四月,拜仁福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是时,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数会兵攻仁福,梁辄出兵救之。仁福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卒,其子彝超自立为留后。

自仁福时,边将多言仁福通于契丹,恐为边患。明宗因其卒,乃以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徙彰武安从进代之。恐彝超不受代,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镇。彝超果不受代,从进与彦稠以兵围之,百馀日不克。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彝超外招党项,抄掠从进等粮道,自陕以西,民运斗粟束刍,其费数千,人不堪命,道路愁苦。明宗遂释不攻,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清泰二年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史官实录A多阙B诸镇C因时D倔起E自非有大善恶F暴着于世者G不能H记其始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把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率领,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的“以”字意义不相同。
B.亲疏,亲近和疏远,是一组反义词,与《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一词用法相同。
C.通于契丹,和契丹勾结,“青,取之于蓝”中“取之于蓝”表示从蓼蓝中取得,两者结构相同。
D.之,到、去之意,文中“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的意思是派邠州药彦稠率兵五万送安从进到镇(赴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末天下太乱,黄巢攻陷京城,王重荣、李克用等人会同各镇的军队讨伐贼军,拓跋思敬参与了打败黄巢、收复京城的过程。
B.拓跋思谏去世后,军中立他的儿子拓跋彝昌为留后,随即梁拜拓跋彝昌为节度使。第二年,拓跋彝昌被作乱的将领高宗益杀死。
C.唐明宗趁着李仁福去世,任命他的儿子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并调彰武军安从进代替了李彝超留后的官职,以此来消除李仁福造成的边患。
D.李彝超从关外招引党项人,在安从进等人运粮的道路上抢劫,从陕州以西;老百姓运送一斗粮一束草料,花费数千钱,民众怨声载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
(2)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
2024-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三次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模型一直以黑匣子的形态让人们感到不安,AI到底从数据中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作出推理?人工智能(AI)一直在迅速发展,但对人类来说,强大的模型却是个黑匣子

自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药物发现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与AI相关的技术。比如图神经网络(GNN),适用于预测某种分子与靶蛋白结合的强度。图由表示对象的节点和表示节点之间关系的边组成。在蛋白质与配体复合物的图表示中,图的边连接蛋白质或配体节点,表示物质的结构,或者蛋白质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GNN模型使用从X射线结构中提取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图,来预测配体亲和力。

最近,波恩大学(University of Bonn)的化学信息学专家Jürgen Bajorath教授和他的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设计了一种技术,揭示了药物研究中使用的某些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机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工智能模型主要依赖于回忆现有数据,而不是学习特定的化学相互作用,来预测药物的有效性。

在医药领域,研究人员正在狂热地寻找有效的活性物质来对抗疾病——哪种药物分子最有效?通常,这些有效的分子(化合物)会对接在蛋白质上,蛋白质作为触发特定生理作用链的酶或受体。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分子还负责阻断体内的不良反应,例如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的化合物数量巨大,寻找有效的化合物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因此,研究人员使用AI模型来预测,哪些分子最能与各自的靶蛋白对接并牢固结合。然后在实验研究中,更详细地进一步筛选这些候选药物。

来自波恩大学化学信息学的研究人员,与罗马Sapienza大学的同事一起,详细分析了图神经网络是否真的学习到了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使用他们专门开发的EdgeSHAPer”方法分析了总共六种不同的GNN架构。EdgeSHAPer”程序可以判断GNN是否学习了化合物和蛋白质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

科学家们使用从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结构中提取的六个经过训练的GNN——化合物的作用方式以及与靶蛋白的结合强度已知,然后,在其他复合物上测试经过训练的GNN,并使用EdgeSHAPer分析GNN如何产生预测。如果GNN按照预期行事,它们需要学习化合物和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通过优先考虑特定的相互作用来给出预测。然而,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六个GNN基本上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大多数GNN只学会了一些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配体上。为了预测分子与靶蛋白的结合强度,模型主要记住了它们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化学相似分子及其结合数据,而不管靶蛋白如何。这些被记住的化学相似性基本上决定了预测。这让人想起聪明的汉斯效应——就像那匹看起来会数数的马,实际上是根据搭档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细微差别,来推断出预期的结果。这或许意味着,GNN所谓的学习能力可能是站不住脚的,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了,因为可以使用化学知识和更简单的方法进行同等质量的预测。

不过,研究中也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也许通过修改表征和训练技术,这些GNN还能朝着理想的方向进一步改进。

(摘编自《机器智能·AI或并未学习》)

【注】①图神经网络:开发者将AI发现规律的能力应用于大型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储存着包含各数据点之间关系的信息。两者组合成被称为图神经网络(GNN)的强大新工具。在图神经网络中,被称为节点的数据通过被称为的线连接,这使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节点、边或整个图的层面作出有用的预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AI)一直在迅速发展,但对人类来说,AI到底从数据中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作出推理的,却近乎一无所知。
B.对接在蛋白质上的可能的化合物数量巨大,因此研究人员使用AI模型来预测最能与各自的靶蛋白对接并牢固结合的分子。
C.研究人员使用他们专门开发的“EdgeSHAPer”程序,可以判断GNN是否学习了化合物和蛋白质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
D.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所有GNN都学会了一些主要集中在配体上的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并成功地做出了准确预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药物发现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与AI相关的技术。比如图神经网络(GNN),适用于预测某种分子与靶蛋白结合的强度。
B.研究人员使用EdgeSHAPer分析GNN如何产生预测,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模型主要依靠训练过程中的“记忆”来作出预测,而不管靶蛋白如何。
C.图神经网络(GNN)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预测产生了“聪明的汉斯效应”,实际上是根据搭档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细微差别,来推断出预期的结果。
D.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这也许意味着GNN还能有进一步的改进。
3.结合材料,概括Jürgen Bajorath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人工智能预测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2024-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三次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