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2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典籍记载,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曾经发明文字。仓颉的传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他被奉为创造汉字的神,尊称为字祖。至今在中原地区的濮阳南乐、开封、鲁山、虞城、洛宁、新郑等地,还可以看到仓颉庙、仓颉祠、仓颉造字台、仓颉墓冢等遗存。

关于仓颉其人,我们已不可确知。不过,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肯定经过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由少到多,由表意到意音兼备,约定俗成,逐步系统化的过程。文字系统的形成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一个时代来完成。我们推测,大约在黄帝时期,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他不一定独自创造了文字,却可能是最初对文字萌芽进行整理和传播的代表性人物。历史上对文字最早进行规范化整理的人还有李斯。他身为秦相,作有秦刻石和《仓颉篇》字书,曾辅助秦始皇统一文字。历史上最早把古汉字作为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解说的是东汉许慎。

从文字学史的角度看,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字的重要字典,也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经学、小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汉字字源,并根据汉字的构形特征从理论上加以阐发的经典性文字学著作。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历代都有学者致力于汉字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学。

《说文解字》最大的发明是对六书的阐述,即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如”“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等。假借本因有音无字,但以后本来有字的也借用别的字。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伸义的多,一字数义、便是这样来的。

除了传世字书《说文解字》之外,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还得益于考古发现的出土资料。

据统计,目前海内外刊布的各种殷墟时期的著录刻辞甲骨已达90000余片,历代出土的相当于殷墟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多达6500多件。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是我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汉字系统。殷商文明是在吸收、借鉴夏代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商代文字当承自夏文化,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发展的迹象。那时候,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时人大多是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可惜今天已不易见到,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器上。今所见殷墟时期的单字字目已达4100余个,可释字目在1340多个。这些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首、口、大、小、山、川、木、虫、鱼之类的基本字,它们是汉字的基础,后世通过它们又不断地孳乳出新字。

秦以后,在文字学发展上更多的表现为书体的演变。秦灭六国,此时天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许慎《说文解字·叙》载,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是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文字改革,也是第一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文字规范。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文字学里一般把自甲骨文至小篆的汉字演变称为古文字阶段,而隶书以后的文字称为今文字阶段。隶变成为了汉字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民众急于将汉字进一步简化和书写便捷化的愿望,但由于字体较难辨认而不能广泛使用,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晋代也称为楷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了。这是为了好看。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但现在还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一方面却提倡民间的简笔字,将正书、行书再行简化;这也还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有删改)

材料二:

汉字由于是一种意符音符文字,具有结构复杂、异体众多和容易发生讹变等特点,在生活中实践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于汉字发展规律总结有三:

一、汉字形体存在简化趋势。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汉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自然演变过程,简化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图形为符号,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用笔画简单的字体代替笔画复杂的字体,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等等。在历史上,汉字的简化主要是民间自发进行的。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文字改革工作,一方面积极为汉字拼音化做准备,一方面对现行汉字进行了以简化字形、精简字体为主的大规模的整理工作。

二、汉字形体趋向规范化。早期的汉字形体没有一定之规,偏旁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同字异体现象也相当严重。汉字在简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规范化。汉字规范化主要由政府完成,当然,个体也可能影响汉字的规范化,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

三、汉字形体存在形声化趋势。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更高达90%以上。可以看出汉字的发展存在一个形声化的过程。

可见,汉字是一种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不断自我调整的文字。

(摘编自徐光春《汉字文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条例,转注和假借属于用字条例,它们共同组成了“六书”体系。
B.现代汉语一字多义中人们多取用引申义的现象,主要是由原来很多字有音无形,假借其他同音字表义所致。
C.秦以前古文字阶段,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处于无序状态,秦以后今文字阶段,汉字沿简易方向进行书体演变。
D.汉字异体众多、结构复杂,因此用简单笔画替代复杂笔画的字体能实现汉字形体规范化,避免讹变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想要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或者要探究某些汉字的起源,《说文解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殷商文明吸收、借鉴夏代文明,因为文字发展具有传承性,也因为夏代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
C.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同阶段的变化除了为了人们使用便利外,还有的是为了美观。
D.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概括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这是汉字的主要字体,此外还有草书和行书两种辅助字体。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汉字发展规律范畴的一项是(     
A.编写《汉字简化方案》B.秦相李斯主持“书同文”
C.武则天造一个“”字D.秀才识字读半边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新中国成立之后积极推进汉字简化工作,得到社会广泛赞同。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3-12-3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请解释下面这句话的意思。你是否认同孔子这句话中所说的观点?请联系现实生活或阅读经验说明理由。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023-12-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

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C.林地土壤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
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3-12-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2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据我看来,如果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首先来说研究现状。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其次来说研究历史。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不论是近百年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取材于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二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

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取材于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三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一个时期内,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没有占主导地位。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

(取材于《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根据材料一,作者对当时中国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真理一来到中国,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了。
B.二十年来,我们对于国内国际的很多方面还缺少较系统地研究。
C.许多党员对近百年和古代的中国史都知之甚少,研究气氛稀薄。
D.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只会片面地引用,不会拿来解决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的正确思想的产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充分说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
B.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中,指导实践失败了的思想就是错误的。
C.第二次飞跃能够证明第一次飞跃正确与否,因此它更加伟大。
D.人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要多次反复才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
3.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正确思想来自于社会实践,是对客观外界规律的反映,又能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B.社会实践能改造客观世界,能把思想和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C.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的不断阐释,马克思主义终于被承认为真理。
D.毛泽东思想被中国革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4.下列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参考你的阅读积累,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如何指导中国革命或建设实践的?
2023-12-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已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用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B.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对“闹”字的认识,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C.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读者不亲自体察而凭常有经验质疑“月夜蝉声”一说,朱自清最后确认自己无误。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2023-12-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地理”这个概念,由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次提出,在沉寂近半个世纪后,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研究文学与地域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传统,我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找到大量与之相关的内容,虽然是零碎的、片断的,然而却是具体的、深刻的。《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采集和分类,是文学地理学最早的实践;《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是文学地理学最早的言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据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统计,从那时起,公开发表的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下千篇,学术著作不下200种。《文学地理学研究》等一批专著相继问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的学者,乃至研究文艺理论和地理科学的学者也参与其中,文学地理学成了文学研究中名副其实的热门。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面对线性发展的文学史时,以时间的思维去考察历史长廊中的作家作品,但是当停留在历史的任一截面作或宏观或微观的考探时,必然会遇到空间归属的问题,而在很多情况下,文学研究的这一“空间”维度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和漠视。

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并给予合理的解释。文学地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使文学接通“地气”,追寻文学存在的生命与根脉,开拓了大量地方的、民间的和民族的资源,与书面文献构成广泛的对话关系,为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使文学研究敞开了新的思想维度。

30多年来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实践,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即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和分析文学作品,解决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展示了文学研究的丰富内涵,也为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思路。

2011年,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首届年会上,与会专家首次提出将文学地理学建设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该学科的建设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地域角度切入中国文学的研究,是中国文学学科发展的自身需要。文学地理学是一种值得深度开发的文学研究的重要视野和方法,以“空间”视域介入打开了当代文学生产的层次与维度。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当前依然处在学科构建阶段。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礼天认为,当务之急是依据文学和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或视角,开掘出一批有学术生长点的相关专题,进行扎实而有成效的研究,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梅新林表示,建构文学地理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必须搞清五个问题: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曾大兴认为,文学地理学学科构建需要按照学科的规范进行顶层设计。文学地理学研究尤其要警惕狭隘的地方功利主义的渗入,避免简单、单纯以文学家的籍贯来划分地域文学,要全面理解本籍文化与客籍文化对文学家的双重影响,全面理解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摘编自朱羿《文学地理学:追寻文学存在的根脉》)

材料二: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请他具体介绍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和趋势。

记者:请您为我们展望文学地理学在新的一年里的研究趋势和重点。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重点将体现在文学景观研究上。所谓文学景观,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它属于景观的一种,但是又比普通的景观多一层文学色彩,多一份文学内涵。例如大家熟悉的阳关、玉门关、鹳雀楼、腾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黄州赤壁、杭州西湖、小鸟天堂等景观,其最初的名气并不大,都是因为文学作品才名满天下,因此都可以称为文学景观。据统计,我国境内著名的、保存相对完好的文学景观不下200处。这些文学景观既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旅游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旅游者会赋予文学景观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个著名的文学景观往往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记忆库。

文学景观既是文学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极为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研究与开发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景观之争,其实有许多就是文学景观之争,例如碣石之争、隆中之争、赤壁之争、桃花源之争、花木兰故里之争、李白故里之争等,无一不与文学名著有关。

文学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研究一个普通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是如何成为文学景观的?它的确切地理位置在哪里?最早的形成年代是什么时候?在它成为文学景观的过程中,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或者旅游者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不同时代的文学家、文学欣赏者或者旅游者赋予了文学景观哪些不同的内涵?文学景观的魅力和价值在哪里?

由于文学景观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地理学者、文化旅游学者及各地政府的肯定与重视,相信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摘编自李永杰《文学景观有望成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新热点——访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依靠自身的理论活力与学科渗透力,被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它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文学地理学最早的言论和实践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载的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
C.文学地理学成为文学研究中名副其实的热门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
D.文学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文学景观研究。在我国境内出现的景观之争,它们都是文学景观之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地理学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者们发现文学领域的研究有时不得不面对空间归属问题。
B.文学景观研究能够让文学景观多一层文学色彩,多一份文学内涵,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提升人们对文学的兴趣。
C.对地理环境与文学要素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寻绎其联系,并给予恰当解释,这是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
D.如果简单地、单纯地以文学家的籍贯来划分地域文学,这样就会割裂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的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学地理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胡阿祥写作的论文《金陵怀古与其中的地名意境——以唐人刘禹锡的诗为例》
B.熊悦写作的论文《(樵歌)中的洛阳文学景观》
C.朱长英写作的论文《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
D.王琳祥写作的论文《赤壁战地辨析——与万绳楠先生商椎》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文学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不超过60字)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3-12-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治”和“法治”最关键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的规范性质。
B.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虽然“无法”,但是不代表没有规则,并不影响社会运行的秩序。
C.在乡土社会中,最基本的事务我们不必事事费心,这与传统息息相关,因此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D.道德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如果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重点围绕“礼治”展开论述,剖析了“礼”的本质、“礼”的形成和“礼”的特征。
B.第二段以“杀了人来祭旗”为例,目的是证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C.第三段中,作者认为传统得以在乡土社会里发挥极为重要作用的前提是,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
D.选文善于运用对比论证,将“礼治”与“人治”“法治”进行比较,突出乡土社会中“礼治”的特点。
3.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曾子易箦(zé,床席)”这个故事的理解。

病危的曾子认为自己的身份不适合使用大夫才能享用的席子,不顾弟子的劝阻执意更换。他回到自己的席子上,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

2023-12-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述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理论指导,是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重大任务。

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

(摘自《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材料二: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意见》同时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有序安排学生集体劳动,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可以开放实践场所,工青妇、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可以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

在推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更应倡导创造性劳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锤炼,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就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就能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更能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

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广大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他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之美,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从而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摘自吕文利《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

材料三:

人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主动分担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参与社区治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丰富职业体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育人价值。

(摘自陈云龙《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实劳动是就劳动性质而言的,它强调了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党和国家对此比创造性劳动更加重视。
B.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由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
C.劳动者只要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的天地,就能树立肯学肯干肯钻研的精神。
D.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校要起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可以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强调劳动教育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B.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点都是为了强化和落实劳动教育。
C.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才能改变人的本性,只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存在不足有关。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因此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B.“当劳动是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C.“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D.“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为什么要在大中小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第四种态度无疑与其他态度不同,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       
A.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B.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
2023-12-10更新 | 58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2003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擿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虽赓续了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D.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B.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C.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D.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4.请分析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07更新 | 134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