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一)一种工业制硝酸的方法经历下列几个步骤:
△H1<0
△H2<0
△H3<0
已知:NO在1000℃以上会发生分解反应。
(1)工业生产中未直接在一个设备中将NH3催化氧化至NO2,而设计了两步氧化,中间经过热交换器降温,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节约能源,还有_______________目的;
(2)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NH3的氧化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如图所示),分析1000℃后NH3的氧化率减小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
   
(3)的反应历程如下:
反应Ⅰ:       △H1<0             
 
反应Ⅱ:       △H2<0
  
①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用含k1、k1、k2、k2的代数式表示);
②已知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升高温度后k2增大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k2增大的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工业上也可以直接由N2O4合成HNO3,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为,利用现代手持技术传感器可以探究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
       
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t1、t2时迅速移动活塞后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
(4)有关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E、H两点对应的NO2的体积分数较大的为E点
b.B向里快速推注射器活塞,E向外快速拉注射器活塞
c.B、C、D三点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B点
d.C点时体系的颜色比D点深
(5)求D点Kp=_______________(不必化成小数);
(6)图像中C、E两点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最大的点为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023-09-01更新 | 6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 . 可燃冰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中国已勘探的可燃冰储量居世界第一,持续安全开采量创下了世界纪录,有望2030年实现产业化开采。科学家也对进行了重点研究。
I.重整的工艺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1)已知:反应④,则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及少量,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平衡时各产物产量如图所示。

①图中a和c分别代表产生______________。由图中信息判断后产生的主要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_
平衡时,的转化率分别为95%和90%,体系内余,反应③的平衡常数_______(写出计算式)。
③密闭恒容条件下,反应②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
A.每消耗的同时消耗
B.的分压不再发生变化
C.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再发生变化
D.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E.比值不再发生变化
Ⅱ.将与一种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利用电解装置进行耦合转化,原理示意如图。

(3)电池工作时,向电极_______移动。
(4)若消耗和产生温室效应气体的体积比为3∶2,则生成乙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_______
2023-03-09更新 | 6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化学试题
3 . 《联合国评估报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14年发布的第五份评估报告)指出,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共同威胁,一项直接而有效的措施是控制和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近年来,全世界都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技术战略包括植树造林、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扩大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化学原料可以通过“把废物变成财富”来增加其价值。在工业纯碱生产中,NaCl为原料。中国著名科学家和化学工程师侯德榜发明了改进索尔维工艺的侯氏制碱法。下图显示了侯氏制碱工艺的简化流程图(Soda指纯碱,crystal指晶体)。

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过程A获得的溶液中,比较离子的数量: _______
A.多于B.少于C.等于D.无法确定
(3)侯氏制碱法工艺特点是氯化钠的利用率高。关键是在室温下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_______(填“高”“低”或“相等”,下同),而在低温下,前者比后者_______
(4)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中使用金属和作为活性材料,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装置,同时固定/利用和发电。
电池为例,假设总反应为:,阳极在放电期间释放电子,金属Na在充电时沉积。
①写出电池两极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
②在标准状态下计算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_______
(5)二氧化碳被视为人类活动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减少温室气体浓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捕获和储存。假设1mol(视为理想气体)在273.15K的温度(T)下进行等温膨胀,如果膨胀过程是可逆的,已知膨胀功,熵变。计算该过程的热量、焓变和自由能变_______
2022-12-24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化学试题
4 . 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1)已知:①   
   
_______kJ/mol。
(2)将CO和NO以一定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发生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下图所示。

①a点的_______b点的(填“>”“<”或“=”)。
②c点_______(填“是”或“否”)一定是平衡状态,理由是_______
③研究表明氧气的存在对于NO的还原有抑制作用,原因是_______
(3)对于反应,实验测得: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且只是温度的函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余热可以进入温差发电器为电能汽车提供动力
B.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随之改变
C.其他条件不变,随1/T增大而增大
(4)T℃,将2molNO(g)和2molCO(g)通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发生上述反应,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过程中CO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则a点处对应的_______
2022-06-03更新 | 9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化学试题
5 . 深入研究碳、氮元素的物质转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合成尿素的反应为: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某恒温且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O2,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标号)。
A.断裂6 mol N-H键的同时断裂2 mol O-H键       B.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C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2)在T1℃和T2℃时(T1<T2),向恒容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反应物,发生以下反应:,平衡时lgp(NH3)与lgp[CO(NH3)2]的关系如下图Ⅰ所示,p为物质的分压强(单位为kPa)。

①若时,____
②T2℃时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____。(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其中,p(G)、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③若点A时继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反应物,再次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CO(NH2)2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图Ⅱ为在不同催化剂下,反应至相同时间容器中尿素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则在T1℃,催化效率最好的是催化剂______(填序号)。T2℃以上,n[CO(NH3)2]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
2022-04-08更新 | 761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硼是第ⅢA族中唯一的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众多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硼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Ⅰ.氨硼烷()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
(2)氨硼烷分子中与N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它们之间存在静电相互吸引作用,称为双氢键,用“N-H…H-B”表示。以下物质之间可能形成双氢键的是___________。
A.苯和三氯甲烷B.LiH和HCNC.D.

Ⅱ.硼氢化钠()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常温下易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某探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其实验流程如图:

(3)第一步为高温合成,写出该合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外,还有___________
(5)做还原剂时需控制溶液为弱碱性。若酸性较强,易与水反应放出并生成一种弱酸,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实验测定的产率原理及步骤如下∶
①测定原理∶



②测定步骤
步骤1:探究小组以23.76g 为主要原料制得产品,配成250mL溶液,量取2.50mL置于碘量瓶中,加入30.00mL 0.1000 溶液振荡60s,使充分反应。
步骤2:向充分反应的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调节至酸性,冷却后暗处放置数分钟。
步骤3:用0.2000 标准溶液滴定至微黄色,加入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4.00mL。
通过计算确定上述实验流程中的产率___________
2022-03-31更新 | 60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 个十年行动纲领。氮化铬在现代工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请写出Cr3+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___________ ;基态铬、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NH3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用NaClO溶液氧化可除去氨气。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H2O和NaCl 略去)。NaClO 氧化NH3的总反应化学程式为 ___________

(3)改变对溶液中NaClO去除氨气效果与余氯(溶液中+1价氯元素的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则除氨气过程中最佳的值约为___________

(4)室温下,用水稀释0.1mol·L-1氨水,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
A.)B.
C.c(H+)D.
(5)25°C时,将a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中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____ (填 “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6)工业上利用NH3制备联氨(N2H4)装置如下图,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2-01-13更新 | 6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卷
8 . 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认为,为了避免极端危害,世界必须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以内。只有全球都在21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请根据二氧化碳的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图1:

①上述过程中,加入铁粉的作用是__
②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CO2HCOOHCH4。当镍粉用量增加10倍后,甲酸的产量迅速减少,原因是__
(2)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CO2加氢还可制备甲酸(HCOOH)。
①温度为T1℃时,将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 H=-31.4kJ•mol-1 K=0.8。实验测得:v=kc(CO2)•c(H2),v=kc(HCOOH),k、k为速率常数。T1℃时,k=__k
②温度为T2℃时,k=1.1k,则T2℃时平衡压强__(填“>”“<”或“=”)T1℃时平衡压强。
(4)N—甲基二乙醇胺(用MDEA表示)水溶液具有吸收能力强、对设备腐蚀小等特点,MDEA吸收CO2的反应可以表示为:MDEA(aq)+CO2(g)+H2O(l)MDEAH+(aq)+HCO(aq)       H。
①已知MDEA中的氮具有一元碱(类似于NH3)的性质,Kb=5.2×10-4,已知H2CO3的Ka1=4.3×10-7,Ka2=5.6×10-11,推测溶液MDEAHHCO3__性(填酸,碱,中)。
②标准平衡常数Kθ可以表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关系:如反应A(aq)+2B(g)C(g)+D(aq)的Kθ=,其中cθ=2mol/L,pθ为标准大气压,p(B)、p(C)分别为气体的分压,c为物质的量浓度,T℃时,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20L2.5mol/L的MDEA溶液,氮气(不参加反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14mol,起始气体总压为pθkPa,充分吸收后,MDEA浓度降低为20L2.2mol/L,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为60%,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设计二氧化碳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示意图如图: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
2021-12-16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辽宁专用)
9 . 工业上,裂解正丁烷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反应1:
反应2: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表:
共价键C—HC—C
键能/(kJ·mol-1)413614347

(1)根据上述数据估算,=_______kJ·mol-1
(2)正丁烷和异丁烷之间转化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正丁烷气体转化成异丁烷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能改变反应途径                    B.能降低反应焓变
C.能加快反应速率                    D.能增大平衡常数
(3)向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正丁烷,发生反应1和反应2,测得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α)与压强(p)、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②随着温度升高,三种不同压强下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趋向相等,原因是_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投入正丁烷,同时发生反应1和反应2。测得部分物质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平衡时压强为17akPa。

①7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填标号)。
A.增大压强                    B.增大正丁烷的浓度                    C.加入催化剂
②该温度下,反应1的平衡常数_______kPa。(提示:组分分压=总压×)
(5)以惰性材料为电极,正丁烷、空气在熔融盐(以MCO3为电解质)中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通入空气的电极为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021-12-03更新 | 893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预测化学试题
10 . SO2、NOx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需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在V2O5作用下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产生硫酸的主要反应。催化反应的机理是:
第一步:SO2(g)+V2O5(s)=SO3(g)+V2O4(s) ΔH=+akJ•mol-1
第二步:V2O4(s) +O2(g)+2SO2(g)=2VOSO4(s) ΔH=-bkJ•mol-1
第三步:4VOSO4(s)+O2(g)=2V2O5(s)+4SO3(g) ΔH=-ckJ•mol-1
请写出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用Fe2O3作催化剂对燃煤烟气进行回收。反应为2CO(g)+SO2(g) 2CO2(g)+S(l) ΔH<0.80℃时,在容积恒为1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总物质的量为2mol的气体,按n(CO):n(SO2)为1:1或3:1投料时SO2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则图中表示n(CO):n(SO2)=1:1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___(填字母),若曲线bSO2的平衡转化率是42%,用SO2表示3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CO2和SO2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3molNO与过量的金属Al,发生的反应存在如下平衡:Al(s)+2NO(gN2(g)+Al2O3(s) ΔH<0.已知在此条件下NO与N2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1、k2为速率常数):v(NO)=k1•c2(NO),v(N2)=k2•c(N2)。
①在T1温度下,k1=0.004L•mol•min-1,k2=0.002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
②T2温度下,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其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温度T1___________T2(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021-06-15更新 | 4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二高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