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高铁酸钠微溶于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溶液呈紫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取并探究有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关闭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盛放氯酸钾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装置C中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充分反应后,将装置C中所得混合物经净化处理后得到产品,进行如下性质探究:
①净水作用:取适量样品溶于蒸馏水后,用一束光照射出现丁达尔效应,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②强氧化性:将样品溶于制成稀溶液,取该溶液滴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证明氧化性。判断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 . 盐与碱的反应是水溶液中常见的反应,某学习小组展开相关探究。
Ⅰ.NH4Cl抗碱容量(σ)的测定
(1)某小组同学测定NH4Cl固体抗碱容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a.配置100mL0.2mol·L-1NaOH溶液;
b.称取xgNH4Cl固体,溶于20mL水中,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至pH=11.
已知:氯化铵的抗碱容量是指用NaOH溶液滴定NH4Cl溶液至pH=11时,单位质量的NH4Cl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即σ=
①步骤a需要称量NaOH固体为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②步骤b需要用到下图所示仪器中的______(填名称)。

③步骤b消耗NaOH的体积为ymL,则σ=______mol·g-1
Ⅱ.NH4Cl-NH3混合溶液抗碱能力的探究
NH4Cl-NH3混合溶液具有抗碱能力。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pH变化不大。
已知:i.25℃时,NH3·H2O的Kb=1.75×10-5=10-4.8
ii.NH4Cl-NH3混合溶液的抗碱能力与、[c()+c(NH3)]有关
(2)NH4Cl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3)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c(NH3)]一定时,对混合溶液抗碱能力的影响。分别向溶液1、溶液2、溶液3、溶液4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溶液组号组成体积/mL
10.2mol·L-1NaCl溶液15
20.1mol·L-1NH4Cl3
0.1mol·L-1氨水12
30.1mol·L-1NH4Cl7.5
0.1mol·L-1氨水7.5
40.1mol·L-1NH4Cl12
0.1mol·L-1氨水3
①实验结果显示,NaCl溶液不具备抗碱能力,即曲线______(填曲线标号)表示溶液1.
②实验结果显示,当[c()+c(NH3)]相同时,越大,混合溶液的抗碱能力越强,则曲线b表示溶液______(填溶液组号)
③已知A点时,c(NH4)=c(NH3·H2O),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
2024-04-19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化学试题
3 . 电解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电解溶液实验。
(1)溶液配制:
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需加入少许盐酸,目的是___________;氯化铜溶液中存在:(蓝色)(黄色)   ,加热盛有溶液的试管,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
②若要配制1000mL 2mol/L的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至少需要滴加0.2mol/L的盐酸___________滴。(已知:,每滴溶液的体积约0.05mL,加入盐酸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按下图装置进行电解饱和溶液实验: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阳极口放置湿润的淀粉试纸可观察到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3)按上图电解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石墨棒上有异常现象:石墨棒上除有红色固体外还附着有大量白色固体。
探究异常现象:
已知:ⅰ.相关物质颜色:铜(红色)、(砖红色)、(白色)、(黄色,不稳定,易分解)。
ⅱ.易溶于浓盐酸,
ⅲ.在水中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
经检验:红色固体中无
提出假设:红色固体是铜,白色固体是
验证假设:设计下表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稀硝酸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石墨棒上红色和白色物质都消失;无色溶液变Ⅰ,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在接近试管口处变红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Ⅱ的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石墨棒上红色固体不溶,白色固体消失,溶液无色;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
①上表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Ⅰ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
②实验B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结论:猜想正确。
(4)阴极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总复习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4 . 高砷煤中含有砷硫铁(FeAsS)等物质。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NO、、粉尘等,经过SCR脱硝除去NO,粉尘经沉降得到粉煤灰。
(1)燃煤固硫
①燃用高砷煤时加入生石灰将大部分硫元素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留在煤渣中。
②高砷煤燃烧过程中,砷硫铁在高温下被氧化成释放到烟气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SCR脱硝(脱除烟气中的NO)
在烟气中加入适量氨气,用钒氧化物作催化剂将、NO、转化为。烟气中含有的会使钒氧化物催化剂中毒。
①在SCR脱硝的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研究发现砷中毒机理主要是分子破坏了催化剂的Lewis酸位点,使数量减少(产物中As化合价为+3、+5)。请补充完整产物的结构__________

不易使催化剂中毒。但与相比,更不利于脱硝反应的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粉煤灰成分研究
粉煤灰可用于水泥工业,粉煤灰中的氨含量(或铵盐)会影响水泥的性能。
①取50.00 g粉煤灰加入NaOH蒸出,用20 mL 0.1000 mol⋅L溶液吸收,用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10.00 mL,计算粉煤灰中的以计的氨含量___________(用mg⋅g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②相同烟气所得脱硝粉煤灰(经过SCR脱硝后获得)与未脱硝粉煤灰(直接沉降获得)加水后溶解后,所得浆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脱硝粉煤灰pH始终比未脱硝粉煤灰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 .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及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铁催化剂可用于电催化还原,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铜-铁催化剂还可以催化分解转化为燃料氢气,反应为。往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分解制。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在分别表示在铜-铁催化剂I的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表示在铜-铁催化剂Ⅱ的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

______(填“<”“>”或“=”)。
②在铜-铁催化剂I的作用下,时,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
③上述三种条件下,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工业合成氨中,常用亚铜盐的氨水溶液除去原料气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字母)。
A.的浓度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平衡后增大的浓度,的转化率增大
C.平衡后加水稀释,的浓度之比增大
D.可采用加热溶液的方法实现的再生

(4)工业生产中采用水解中和法处理含铜废水。常温下,水溶贸中含铜微粒的分布系数(某含铜微粒占总含铜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2代表的含铜微粒为____
的平衡常数K=____
③若CuSO4溶液起始浓度为,加入NaOH固体调节溶液pH(忽略加入固体后引起的溶液体积的变化),求M点混合溶液中Na+的浓度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含的式子表示)。
2024-03-20更新 | 5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6 . 工业排放的某些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对其进行脱硫治理不仅可以防止有害物质排放,还可以生产其他有用的产品。
(1)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分子的极性分别为___________。
A.直线形,非极性B.直线形,极性C.角形,非极性D.角形,极性

(2)第一电离能:,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相关知识,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
沿海地区的某煤电厂开发出海水脱硫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25℃时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弱酸

(3)在吸收塔内,烟气应从吸收塔的___________通入,与塔顶喷淋的海水充分接触。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4)吸收塔内温度不宜过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列举1条)吸收塔内和海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煤电厂排放烟气量为,其中含为0.15%,该烟气经海水脱硫处理后,则脱硫率___________。()
(6)离子液体(ILs)也可以用来处理工业烟气。ILs的负离子吸收后生成。欲确定中虚线框内基团的结构,可采用的分析方法有___________。
A.原子发射光谱B.红外光谱C.核磁共振氢谱D.晶体X射线衍射

工业上还可用溶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随着反应的进行,其吸收能力会逐渐降低。
(7)为使再生,最适宜向吸收能力降低的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
A.B.CaOC.D.NaOH

(8)使用溶液脱硫时,溶液的pH通常需控制在。结合的性质和下图,分析pH不宜过小和过大的原因___________

7 .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对教材叙述[钢铁在酸性环境中发生析氢腐蚀;在酸性很弱或呈中性,溶有的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钢铁等金属的腐蚀主要为吸氧腐蚀]产生疑问,决定用数字化实验模拟探究钢铁在酸性环境下的腐蚀情况。
(1)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活塞,加入1mL溶液,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

同学甲得出结论:酸性条件下,铁粉发生析氢腐蚀。
(2)同学乙认为甲的结论不科学,锥形瓶内压强变大还可能是___________,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改进后,再次实验,证明甲、乙的猜想均正确,请在图2绘制出改进后的曲线___________
(3)同学丙认为甲、乙的实验不具代表性,建议用不同浓度的酸进行实验。在改进后的装置中分别用的硫酸实验,测定压强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同学丙得出:酸性较弱时,铁会发生吸氧腐蚀,其依据是___________
(4)对于图3中时,铁是否发生了腐蚀?同学们意见不统一,经讨论,他们把压强传感器换成氧气传感器,得出不同pH时装置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

结合实验分析:时,压强几乎不随时间改变是因为___________
综上,小组同学得出结论:教材表述科学严谨。
Ⅱ.拓展研究:
(5)侯保荣院士专门研究海洋钢架结构桥海洋大气层梁腐蚀,他发现腐蚀最严重的是浪花飞溅区浪花飞溅区(海洋环境分区如图5),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___

(6)科学家还发现在浓度很小的海底也有厌氧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SRB)对海洋钢制部件的腐蚀,其原理如图6,已知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FeS,请写出该铁合金腐蚀的总反应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7)请列举出生产生活中金属制品的防腐措施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8 . 铁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呈现丰富的颜色,这与其水解平衡和配位平衡有关。
(1)下列为用氯化铁固体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相关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ABCD
配制溶液制备胶体观察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分离胶体与溶液
            
A.AB.BC.CD.D
(2)实验室用溶液制备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为探究溶液水解平衡的影响,在常温下设计了下列实验,通过测定透光率进行研究。
已知:①水解程度越大,颜色越深
②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
组别溶液蒸馏水溶液透光率
1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___________,可证明:减小,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选填“>”“<”或“=”)
③分析实验结果:,同学甲推测原因可能是:(较深的黄色),并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溶液蒸馏水试剂透光率
4
试剂___________,可由,证实同学甲的推测。
通过对比___________(填字母)的实验结果,证明的水解平衡的影响。
A.组别4与组别1       B.组别4与组别2       C.组别4与组别3
(4)为了探究的热效应,同学乙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方案:
组别温度试剂透光率
5溶液
6溶液
7溶液
8溶液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则可证明:为吸热反应。
(5)写出一种强酸弱碱盐(除)及其用途:___________
9 .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MgO、CaO、等杂质)为原料合成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钛酸锂()和磷酸亚铁锂()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溶浸”后的溶液中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主要包括;富铁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富钛渣中钛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浸”时为加快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答1条即可);“溶浸”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在实验室模拟分离富钛渣和富铁液,则检验富钛渣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_____
(3)“沉铁”过程中需控制,其目的是___________(答1条即可)。
(4)“溶钛”过程中Ti元素的浸出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40℃后Ti元素浸出率呈图像所示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5)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设该晶胞的边长为a nm,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T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填含a的计算式)gcm-3的结构的另一种表示如图2(晶胞中未标出Ti、O原子),画出沿z轴向xy平面投影时氧原子在xy平面的位置:   ________
   
10 . 铜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探究的性质。
I.实验准备:
(1)由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任务:探究溶液分别与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已知:a.(深蓝色溶液)
b.(无色溶液)(深蓝色溶液)
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x

操作及现象

A

溶液

溶液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未见明显变化。

B

溶液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现象分析与验证:
(2)推测实验B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验证: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___
(3)推测实验B中的白色沉淀为,实验验证步骤如下:
①实验B完成后,立即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已洗净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观察到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溶液变为深蓝色。
(4)对比实验A、B,提出假设:增强了的氧化性。
①若假设合理,实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下述实验C证实了假设合理,装置如图8(两个电极均为碳棒)。实验方案:闭合K,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向U形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Ⅱ.能与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5)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配离子_________(填化学式)。
(6)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__________,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乙醇后析出_________色晶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