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03 道试题
1 . 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A水解得到1molB和1mol醋酸。A、B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
(1)A、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___________
(2)1个B分子中应该有___________个氧原子。
(3)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4) B可能有的三种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过氧乙酸是具有重要用途的有机合成氧化剂和化工原料,实验室拟合成过氧乙酸并测定其含量。

(1)浓缩
在图示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中,由分液漏斗向冷凝管1中滴加30%溶液,最终得到质量分数约68%的溶液。
①冷凝管1、冷凝管2中进水接口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冷凝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填“冷凝管1”或“冷凝管2”)。
②加热温度不宜超过60℃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合成过氧乙酸
向带有搅拌装置及温度计的500mL三口烧瓶中先加入16g冰醋酸,在搅拌下滴加90g68%溶液,最后加入4.1mL浓硫酸,搅拌5h,静置20h。
(已知:)
①用浓缩的68%溶液代替常见的30%浴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充分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过氧乙酸含量的测定
步骤a:称取5.0g过氧乙酸试样(液体),配制成100mL溶液A。
步骤b:在碘量瓶中加入溶液、3滴溶液、5.0mL溶液A,摇匀,用0.01mol/L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步骤c: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再加1.0gKI (),摇匀,置于暗处5min,用蒸馏水冲洗瓶盖及四周,加钼酸铵催化剂2.0mL,摇匀,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5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重复步骤b、步骤c三次,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ml。
①步骤a中配制溶液A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_
②设计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1-05-25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 . 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已知:3NaClO2NaCl+NaClO3)。
(1)图甲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3)图甲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乙中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该过程中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蒸馏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该实验滴定终点的判断:___________
②滴定操作中若不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④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 .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1)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2)实验结束后通入空气的目的为___
(3)装置A的试剂为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
(4)装置E作用为___
(5)实验前称取28.80g样品,实验后测得D装置增重8.80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
(6)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有较大缺陷,你认为要如何改进__
2021-05-01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5 . 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是蓝色晶体,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铜屑制备CuSO4·5H2O,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铜屑需经预处理除去表面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
(2)步骤①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夹持、加热仪器略),其中浓硝酸需要逐滴加入,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3)CuSO4·5H2O在受热时质量分数(w)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b)所示。据此分析可知,CuSO4·5H2O受热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4)制备过程中若加热不当会导致晶体发白,为了得到蓝色的CuSO4·5H2O晶体,步骤③最适宜采用___________(填标号)加热。
A.电热套B.酒精灯C.水浴锅 D.煤气灯
(5)CuSO4·5H2O保存不当会失水风化,为测定所得产品中结晶水的含量,学生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产品(CuSO4·xH2O)mg置于250mL锥形瓶中,用适量水溶解,加入足量KI,得到白色沉淀和I2的棕黄色溶液,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以淀粉为指示剂,用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上述反应中生成的I2,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③滴定达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VmL,则x=___________(列表达式)。
(已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请从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的角度,设计由铜制备CuSO4·5H2O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
2021-04-23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Mn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Fe3O4、FeO、CoO等)为原料制备Mn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金属离子沉淀的pH
金属离子Fe3+Fe2+Co2+Mn2+
开始沉淀1.56.37.47.6
完全沉淀2.88.39.410.2
(1)酸浸后所得溶液的金属阳离子包括Mn2+、Co2+____________
(2)沉淀池1中,先加MnO2充分反应后再加氨水。写出加Mn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沉淀池2中,不能用NaOH代替含硫沉淀剂,原因是 _______
(4)图为MnSO4和(NH4)2SO4的溶解度曲线。从“含MnSO4的溶液”中提取“MnSO4晶体”的操作为_________,洗涤干燥。

(5)受实际条件限制,“酸浸池”所得的废渣中还含有锰元素,其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i.称取a g废渣,加酸将锰元素全部溶出成Mn2+,过滤,将滤液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ii.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和过量(NH4)2S2O8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煮沸溶液使过量的(NH4)2S2O8分解。
iii.加入指示剂,用b mol/L (NH4)2Fe(SO4)2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NH4)2Fe(SO4)2溶液的体积为c mL,MnO4重新变成Mn2+
①补全步骤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Mn2++     S2O+_____ =      MnO+      +__+       
②废渣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废渣长期露置于空气,其中的锰元素逐渐转化为MnO2。研究者用下图装置提取MnO2中的锰元素。图中“H·”代表氢自由基。实验测得电解时间相同时,随外加电流的增大,溶液中的先增大后减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出两条)。
7 . 一种可以同时制备的实验流程如图:

其中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的制备
①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的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写出装置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④向发生器中滴加90%的浓硫酸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滴入反应装置内,滴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装置Ⅳ中反应结束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___________(填“”或“”,下同),打开___________
(2)“除杂”时,加入溶液除去的是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准确称取所得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将所得混合液配成待测溶液。移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化工厂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制取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氧化性:
②“酸浸”后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等。
③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见下表(当离子浓度不大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沉淀物
完全沉淀的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程中加入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的转化速率,可以适当升高温度,但不能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①加是为了除铁和铝,则常温时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当时,溶液中___________
②“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操作1”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4)为测定粗产品中的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量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大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9 . 六氨合氯化镁(MgCl2·6NH3)具有极好的可逆吸、放氨特性,是一种优良的储氨材料。某研究小组以MgCl2·6H2O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MgCl2·6NH3,并测定所得产品中氨的含量。
I.制备MgCl2·6NH3
i.首先制备无水MgCl2,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OCl2熔点-105℃、沸点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1)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该实验装置中的不足之处为_______
(3)改进装置后,向三颈瓶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b,此时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打开玻璃塞a,原因为_______
ii.制备MgCl2·6NH3
将NH3通入无水MgCl2的乙醇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并自然风干,制得粗品。相关物质的性质如表:
溶质
溶解性
溶剂
NH3MgCl2MgCl2·6NH3
易溶易溶易溶
甲醇(沸点65℃)易溶易溶难溶
乙二醇(沸点197℃)易溶易溶难溶
(4)生成MgCl2·6NH3的反应需在冰水浴中进行,其原因为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洗涤产品时,应选择的洗涤剂为_______(填选项标号)。
A.冰浓氨水B.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
C.氨气饱和的甲醇溶液D.氨气饱和的乙二醇溶液

II.利用间接法测定产品中氨的含量,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1.800g样品,加入足量稀硝酸溶解,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0.2000mol·L-1AgNO3标准液滴定溶液中Cl-,记录消耗标准液的体积;
步骤3:重复步骤2操作2~3次,平均消耗标准液10.00mL。
(6)步骤1中,用稀硝酸溶解样品的目的为_______
(7)该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该实验值与理论值(51.8%)有偏差,造成该偏差的可能原因为(已知滴定操作均正确)_______
2021-05-13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
10 .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I.钢(一种铁碳合金)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钢中碳的含量范围为_______
a.4.3%~5%       b.2%~4.3%       c.0.03%~2%
II.FeSO4可作补血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用 FeSO4溶液制备 Fe(OH)2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 O2的 NaOH 溶液,插入 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原因是为了防止 Fe(OH)2被氧化,写出其被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III.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查阅资料已知: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自身发生氧化还原生成Fe3+,并快速产生 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
①在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中 HCl显示出来的性质为_______
②C为制备K2FeO4装置,次氯酸钾与氢氧化铁在碱性环境中反应生成K2FeO4,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
取 C中浅紫红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 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 Cl2。为证明K2FeO4能否氧化 Cl-而产生 Cl2,设计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 a,滴加_______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 a中含有 Fe3+,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由 K2FeO4被 Cl-还原而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3)使用时经常通过测定高铁酸钾的纯度来判断其是否变质。K2FeO4在硫酸溶液中反应如下:
①完成并配平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_____FeO+_______H+=_______Fe3++_______O2↑+_______H2O
②现取C中洗涤并干燥后的样品10g,加入稀硫酸,收集到0.672L气体(标准状况)。则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 0.1%)
2021-03-24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