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75 道试题
1 .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可以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1)钒基催化剂(催化剂)可用于,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有关。基于Lewis酸位点的SCR催化反应循环机理如图甲所示:

①脱除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中间体有___________种。
②若烟气中含有硫的氧化物,则会降低的速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当烟气中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会发生快速SCR反应过程:。臭氧对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臭氧先氧化,发生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后测得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的脱除率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脱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两条)。
②温度低于250℃,物质的量之比为0.5时,脱除率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实验发现,向烟气中先通入脱除率低于先通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以为媒介的间接电化学氧化法可以同时除去烟气中的,装置如图丙所示:

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2 . 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平衡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时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的是,曲线Ⅱ代表的是为130
B.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以自发进行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均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若M点对应温度下体系总压强为12MPa,则该温度下
2024-05-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3 . 25℃时,草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B.向溶液中通入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溶液
C.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至,则
D.取溶液10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则该溶液
2024-05-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4 . 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是寻找双碳解决之策最重要的部分。
(1)室温下在溶液中通入,溶液中含碳物种的浓度(不考虑通入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的挥发)。已知:电离常数分别为
恰好完全转化为时,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碳微粒和氢离子浓度表示)。
②若吸收,则溶液中___________(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用必要的计算数据和文字说明)。
③常温下,溶液的,则该溶液中___________
(2)时,催化加氢法合成乙烯反应为:   。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各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曲线代表乙烯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下,自初始状态达到平衡时,放热为___________kJ,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5 . 短周期元素X、Y、Z、W、M、P、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P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与Z同主族。冰晶石的主要成分是由W、M、P三种元素组成的。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其位于___________区。
(2)Z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3)P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4)Q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___________,该能级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___________
(5)X、Y、Z、W第一电离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Z、W、Q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X、Y、Z、M、P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6)原子序数为29和51的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6 . 某废水中含有,若始终保持饱和,且,调节pH使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关系如图所示(c为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调节pH同时沉淀时,
D.M点条件下能生成沉淀,不能生成沉淀
2024-05-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7 . 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氢元素有H、D、T三种同位素,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两者历程相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曲线n
B.步骤Ⅰ既涉及碳氢键的断裂也涉及氧氢键的形成
C.若反应,可能生成三种氚代甲醇
D.若反应,相同时间内氚代甲醇的产量:
2024-05-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8 . 一种将苯酚()氧化为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该装置能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为电解池,Ⅱ为原电池,M电极为阴极
B.一段时间后,装置Ⅰ中“溶液”浓度降低
C.装置Ⅱ,废水中每除掉苯酚,消耗的质量为47.6g
D.相同条件下,N电极和P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7
2024-05-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9 .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备的碳酸钠产品中通常含有少量碳酸氢钠,某兴趣小组测定碳酸钠中碳酸氢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产品2.50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步骤二: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
步骤三: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
平行测定三次,平均值为22.45,平均值为23.51。
下列有关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该产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约为3.56%
B.第一次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偏小
C.第二次滴定终点结束后,迅速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偏大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第一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测得实验数据偏小
2024-05-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10 .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备的碳酸钠产品中通常含有少量碳酸氢钠,某兴趣小组测定碳酸钠中碳酸氢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产品2.50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步骤二: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
步骤三: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
平行测定三次,平均值为22.45,平均值为23.51。
下列有关上述实验或滴定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指示剂M可能为酚酞,N可能为甲基橙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碘水均需用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可以通过挤压玻璃球下方的乳胶管放液
D.滴定管中装液时,应由试剂瓶直接灌入,不得借用任何别的器皿
2024-05-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