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32 道试题
1 . Ⅰ.利用电化学方法可以将CO2有效地转化为HCOO,装置如图所示。

(1)①在该装置中,右侧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装置工作时,阴极除有HCOO生成外,还可能生成副产物H2降低电解效率。已知:电解效率=×100%;若测得阴极区内的c(HCOO)=0.03mol/L,电解效率为75%,则阴极和阳极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总共_______mL。(忽略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Ⅱ.CH4与CO2的干法重整(DRM)反应可同时转化两种温室气体,并制备CO和H2.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CH4(g)+CO2(g)⇌2CO(g)+2H2(g)       ΔH1
反应Ⅱ:CH4(g)+3CO2(g)⇌4CO(g)+2H2O(g)     ΔH2
反应Ⅲ:CO(g)+H2O(g)⇌CO2(g)+H2(g)       ΔH3
已知:反应I、Ⅱ的自发均需高温条件。
(2)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p、ΔH与温度T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点代表的是_______(填“Ⅰ”、“Ⅱ”或“Ⅲ”)反应的ΔH,ΔH3=_______kJ⋅mol−1

(3)向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CO2和1molCH4,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CO2、CH4、CO、H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2所示。900K时,C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表示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x=_______。900K后随温度升高,H2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为_______

(4)DRM反应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是积碳,该过程与两个反应有关:①CH4→NiC+2H2 ΔH>0;②2CO⇌C+CO2 ΔH<0。目前积碳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A.提高原料气中CO2的占比;B.在常规的Ni催化剂中添加MgO,使其在催化剂表面与Ni形成共熔物。试解释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积碳的原因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2024-02-2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2molX发生反应2X(s)Y(g)+2Z(g),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段/min0~20~40~6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mol·L−1·min−10.200.15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in时,Y的体积分数小于33.3%
B.2min时,加入0.2molZ,此时v(Z)<v(Z)
C.3min时,Z的浓度为0.45mol·L−1
D.5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2024-02-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Ka1(H2SO3)=1.54×10−2、Ka2(H2SO3)=1.02×10−7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
1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通入11.2mL(标准状况)SO2,测得pH约为9
2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通入SO2至溶液pH=6
3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通入22.4mL(标准状况)SO2,测得pH约为3
4取实验3所得溶液1mL,加入1mL0.01mol/L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c()+c()+c(H+)>c(OH-)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2c()+c()>c(Na+)
C.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c(H+)+c(Na+)<c()+2c(H2SO3)+c(OH-)
D.实验4中可知:Ksp(BaSO3)<2.55×10−8
2024-02-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二氯化二硫(S2Cl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2Cl2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SO2中S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
C.键角:H2O<SO2
D.沸点:H2O>HCl
2024-02-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R可与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组成纳米酶。其中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相邻,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31,X与Y同周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B.单质的氧化性:Y>Z
C.R元素的氯化物溶液呈中性D.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2024-02-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向1mL淀粉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淀粉在稀硫酸条件下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
B将木炭加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并将反应的气体产物依次通过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产物中含SO2和CO2
C向苯酚和苯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D分别向盛有Ba(NO3)2
、Na2SO3、NaAlO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鉴别Ba(NO3)2、Na2SO3、NaAlO2三种溶液
A.AB.BC.CD.D
2024-02-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装置(加持装置忽略)及操作错误的是
A.验证铁的吸氧腐蚀B.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C.除去Cl2中的HClD.实验室制备氨气
A.AB.BC.CD.D
2024-02-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三氟化氮(NF3)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22.4LNO,电子转移数为NA
B.消耗9gH2O,形成H—F键数目为1.8NA
C.1mol/L的HNO3溶液含离子数为NA
D.反应中若有1molNF3被氧化,则理论上需要分子数为2NA的氧化剂
2024-02-25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我国科学家利用Zn(NO3)2和AgNO3在十八胺(C18H37NH2)中氧化性不同,分别制得纳米晶体材料ZnO和Ag。对于上述相关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Zn原子的最高能层的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
B.已知Ag与Cu是位于相邻周期的同族元素,则A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C.第一电离能:O>N>Zn
D.电负性:N>C>H
2024-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室温下,经指定操作后,下列各组溶液中的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少量CO2:Ca2+、Na+、CH3COO-
B.加入K2Cr2O7:H+、Fe2+、Cl-
C.加入Na[Al(OH)4]:、Al3+、Cl-
D.加入AgCl:K+、Br-、S2-
2024-02-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