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3 道试题
1 .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用高钛渣(主要成分为,含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①在溶液中呈绿色;是强电解质;
②部分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1.97.09.1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操作过程中除去的杂质为_______
(2)“水洗”过程中与水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滤液2呈绿色,经除杂处理后可在_______(操作单元名称)循环利用,“熔盐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酸溶”过程中(溶液质量浓度)及F(溶液酸度)与w(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值恒定时,随溶液质量浓度增大,所需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水解”操作加入目的是调节溶液,可适当提高水解速率。已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转化”过程加入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滤液3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
(5)“共沉淀”过程发生反应:,“灼烧”时隔绝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3-23更新 | 4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2 . 废旧电池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成分为,通过高温氢化和湿法冶金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镍、钴、锰、锂,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该工艺条件下,Ni2+开始沉淀的pH为2,Co2+开始沉淀的pH为3。
②M2+(Co2+或Ni2+)的萃取原理:2HR(有机相)+M2+(水相)⇌MR2(有机相)+2H+(水相)。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氢化”时固体产物为Co、Ni、MnO和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际生产中还有少量的Li2CO3生成,原因是_______
(2)“酸洗”的目的是_______;若“洗液”中c(Li+)=2.0mol•L-1,加入Na2CO3固体后,为使沉淀Li2CO3中Li元素含量不小于Li元素总量的95%,则1.0L“洗液”中至少需要加入Na2C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Ksp(Li2CO3)=2.2×10-3]。
(3)“沉锰”过程中pH对金属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pH=0.5时,有少量钴、镍析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应选择的最佳pH为_______
(4)“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中Co2+、Ni2+转移到水层。
①试剂X为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为使Co2+、Ni2+尽可能多地转移到水层,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
2024-03-22更新 | 8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3 . 利用含锌废料(主要成分是ZnO,还含有CuO、FeO等)制备ZnCl2•6H2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取”操作应在高温下进行
B.“氧化除铁”的反应为ClO+2Fe2++5H2O=Cl+2Fe(OH)3↓+4H+
C.“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的生成
D.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抑制ZnCl2水解
2024-03-22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4 . NaBH4是常用络合型氢化物,常温下为白色结晶粉末,具有吸湿性,在干燥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溶于水、液氨、胺类等。制备方法:
步骤1酯化       反应装置内按化学计量加入H3BO3和CH3OH,在54℃回流2h之后,开始收集B(OCH3)3(硼酸三甲酯)与CH3OH的共沸物,控制温度54℃~55℃。共沸液经硫酸酸洗后进行精馏,得到硼酸三甲酯
步骤2氢化       将金属钠分散于石蜡油中,通入氢气合成氢化钠
步骤3缩合       硼酸三甲酯和氢化钠在石蜡油介质中反应合成硼氢化钠,将物料冷却至100℃以下,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硼氢化钠滤饼粗品。
步骤4水解       将上述硼氢化钠滤饼粗品置于容器中加水,发生反应NaOCH3+H2O=NaOH+CH3OH;将此水溶液离心分离,清液送入分层器,静置1h后分层。得到硼氢化钠碱性水溶液。

pH值和温度对硼氢化钠水解半衰期(天)的影响
pH值t/℃
0255075100
83.0×10-34.3×10-56.0×10-58.5×10-61.2×10-6
103.0×10-14.3×10-26.0×10-38.5×10-41.2×10-4
123.0×1014.3×1006.0×10-18.5×10-21.2×10-2
143.0×1034.3×1026.0×1018.5×1001.2×100

(1)已知电负性B<H,硼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B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步骤1中,硫酸的作用_______,步骤3可在如图1所示装置中进行,仪器a的名称______,反应进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步骤4中,硼氢化钠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______
(3)NaBH4溶液浓度可采用如下方法测定(装置如图2所示):25℃,常压下,用移液管移取2.00mL的)NaBH4溶液于烧瓶中,记录量气管起始体积读数V1mL,加入液体,反应结束后调整量气管,记录读数为V2mL。NaBH4的浓度为______(用含V1、V2的代数式表达)。
注:25℃,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L•mol-1

(4)若气体生成结束后,水准管中的液面低于量气管中的液面,此时量气管读数V2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需要将量气管慢慢______移动(填“向上”或“向下”)。
2024-03-21更新 | 45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5 . 一种以钌矿石[主要含Ru(CO3)2还含少量的Al2O3、FeO、MgO、SiO2和CaO等]为原料制备钌(Ru)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常温下,Ksp(CaF2)=1.5×10-10,Ksp(MgF2)=7.4×10-11≈2.7,≈3.9
②离子浓度等于或低于1×10-5mol•L-1时,则认为该离子已被完全除去。
(1)气体A的成分为______,滤液1中溶质为______
(2)“沉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软化”时,溶液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01mol•L-1和0.02mol•L-1,常温下取2.0L该滤液,使其中Ca2+、Mg2+沉淀完全,则至少需要加入NaF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4)“灼烧”时Ar的作用是______
(5)产生相同量的钌,方案1中消耗H2与方案2中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______;从安全角度分析,方案2优于方案1,其理由是______
6 . 根据下列实验叙述,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则原FeCl2溶液部分变质
B.向KBrO3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然后再加入少量苯,有机层呈橙红色,则Cl2氧化性大于Br2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固体,则该固体难溶于水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H2SO4和HNO3的混酸稀溶液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Cu(NO3)2
2024-03-21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7 . 均属于混盐(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已知向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发生反应。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每产生时,转移个电子
B.固体中共含有个离子
C.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D.向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有产生,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相等
2024-03-21更新 | 52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
8 . 稀土针铁硼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家电、国防军事等工业领域。工业上以钕铁硼废料[含钕(,质量分数为)、]为主要原料回收高纯度钕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的稳定价态为价;的活动性较强,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硼难溶于稀硫酸。钕离子可与过量生成可溶性配合物;
②常温下,。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沉钕”过程中调节溶液的为2.3,钕全部以沉淀完全。若溶液中_____(填“有”或“无”)沉淀生成;酸性太强会使“沉钕”不完全,原因是_____
(2)“沉淀”过程得到晶体。此过程中,草酸实际用量与理论计算量的比值和沉钕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沉钕率变化趋势进行解释:_____
(3)“滤液2”的溶质主要为_____(填化学式);“滤液3”中的_____(填化学式)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
(4)“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空气中“煅烧”时生成无毒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9 . 纳米铁粉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吸附性。利用纳米铁粉去除水体中(Ⅵ)的反应机理及(碳)按不同配比在相同条件对(Ⅵ)的去除效果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除外无其它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Ⅵ)转化为(Ⅲ)的途径有2种
B.①中去除(Ⅵ)是因为碳粉在纳米条件下还原(Ⅵ)
C.③比②去除速率快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原电池
D.共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4-03-15更新 | 38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10 . 是重要的硫-氮二元化合物室温下为橙黄色固体,178~187℃熔化并分解。实验室利用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已知易水解,熔点为-78℃,沸点为60℃。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
(1)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
①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   
②加热装置C使其中的硫磺熔化   
③通入,通冷凝水,一段时间后,关闭   
④打开,关闭   
⑤充分反应后停止滴加浓盐酸   
⑥向装置A中滴加浓盐酸,加热装置C至135℃左右
(2)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3)为使装置C受热均匀,可采取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Ⅱ.制备
打开止水夹,向装置F中滴入浓氨水,待装置C中充分反应后停止滴加浓氨水,冷却后停止通冷凝水。
(4)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一种常见固体单质和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Ⅲ.测定的纯度
称取5.00g 样品,加入NaOH溶液加热,使氮元素完全转化为,用足量硼酸溶液吸收。将吸收液配成10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0.00mL,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1.00盐酸进行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20.00mL盐酸。已知滴定反应为
(5)制得的纯度为___________。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洗涤后未干燥直接使用
B.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吸收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D.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