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3 道试题
1 . 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物质温度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22-30℃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10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糖产生___________(气体),鉴定这种气体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的作用。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哪两支试管为一组?___________
(4)根据表格内容,可推测出酵母菌的生存条件是___________
A.水分和有机物                           B.有机物和温度
C.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D.氧气、温度和有机物
(5)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都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微生物,如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就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产生___________实现的,而我们平时吃的泡菜则是利用___________发酵产生___________制成的。
2 . 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将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容器,再将适量的酸奶倒入容器,密封,恒温保存。
(1)将牛奶煮沸,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将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 步骤。
(3)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和温度”,得到如下实验结果(图1和表格)

发酵时间

牛奶状态

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

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

呈蛋花状,微酸

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分析结果可知:制作酸奶以_____小时为宜,最佳温度为______℃左右。
(4)我们知道生活中发面做馒头离不开酵母菌,兴趣小组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水和少量酵母菌搅拌均匀,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用凡士林封住,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2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酵母菌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繁殖后代。
2023-05-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单元生物技术 检测题-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3 . 酸奶的制作
酸奶是用鲜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其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某班同学在生物学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制作酸奶”的项目学习活动。请你也一起参与吧!
任务一:认识乳酸菌及酸奶的发酵原理
(1)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其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乳酸菌通过____的方式繁殖后代。
(2)酸奶的发酵原理是乳酸菌在缺氧环境下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____。在此过程中,牛奶会变得酸涩,同时蛋白质凝结,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乳制品。
任务二:制作酸奶并探究影响酸奶制作的因素
同学们选取四个相同的已消毒的玻璃瓶,分别标记为A、B、C、D,按照下表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玻璃瓶

A

B

C

D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2L鲜牛奶倒入洁净烧杯,加适量蔗糖煮沸,冷却到常温,平均分装到A、B、C、D四个玻璃瓶中

第二步

加入1g“川”牌 乳酸菌酸奶发酵粉,搅拌均匀加入1g“钻”牌 乳酸菌酸奶发酵粉,搅拌均匀加入1g“川”牌 乳酸菌酸奶发酵粉,搅拌均匀加入1g“川”牌乳酸菌酸奶发酵粉,搅拌均匀

第三步

玻璃瓶盖上瓶盖密封玻璃瓶盖上瓶盖密封玻璃瓶盖上瓶盖密封?

第四步

放于40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放于40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放于4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放于40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第五步

6~8小时后,观察瓶内液体的变化,并测定酸碱度

实验结果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呈蛋花状,微酸呈蛋花状,微酸呈液态,无酸味
(3)实验第一步中将牛奶煮沸并冷却的目的是____
(4)A瓶和B瓶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B 瓶和C 瓶____(选填:能;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____
(5)有的小组想探究空气对酸奶制作的影响,设计了A 瓶和D 瓶这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第三步的“?”应为____
(6)分析A 瓶和C 瓶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
(7)人类对细菌的利用非常广泛,除了用于制作酸奶外,请再举一例:____
2024-04-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
4 . 泡菜,在家庭中,不仅仅是一道菜,更多的是融入了家人的感情。“双减”后课余时间,小明同学组织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制作泡菜的课外实践活动。
(一)泡菜制作
基本步骤:盐水配制→菜料加工→装坛→加入盐水→加盖密封
回答问题: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利用植物体表天然的乳酸菌,使蔬菜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因此,泡菜酸甜可口。
(2)乳酸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属于原核生物。
(3)制作过程中,加入盐水时要完全浸没菜料而且泡菜坛要加盖密封,原因是因为乳酸菌必须在___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4)想一想:制作过程中___(填:能或不能)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来抑制杂菌生长,防止菜料腐败变质。
(二)亚硝酸盐检测
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亚硝酸盐。过量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化为亚硝胺,该物质是化学致癌物之一。为研究如何有效地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使人们吃上放心的泡菜,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利用萝卜和维生素C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注意:国家规定腌渍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为20mg/kg)
泡制时间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
萝卜萝卜+维生素C
第1天>20.3114.21
第2天6521.9
第3天65134<8.1
第4天20.0511<8.1
第5天<8.1<8.1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5)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实验过程中其他因素如:发酵温度、萝卜数量等,应保持___且适宜。
(6)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维生素C能___
(7)根据以上实验,为保证饮食安全,你的建议是___
2024-04-1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流感季来临前是接种的最佳时期。
资料二: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1)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______,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如图为某同学注射流感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______

(2)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服用抗生素能否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______(填“能”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
(3)生物小组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乳酸菌会和幽门螺旋菌竞争吸附空间和营养源,因此他们提出问题:乳酸菌是否会影响幽门螺旋菌的感染?为此,他们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代表不进行操作,“+”代表进行操作)

1组2组3组
灌胃乳酸菌--+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分析:______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______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我国民间有在家中用糯米自制米酒的习俗,制作米酒时往往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左右;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
(1)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这一步相当于培养微生物中哪一步骤?______________
(3)如果米酒不成功,有酸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东东想要将没有用完的糯米保存到明年,他设置了以下三种处理:
组别ABC
实验处理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中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中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6℃环境中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
①A组可与B组进行对照,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B组与C组进行对照,推测表格中的“?”处理论上应填___________
③根据本实验,请为东东保存糯米写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三片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某学校开展了模型制作、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三类跨学科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为了形象地表示DNA、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小龙取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各色区段可能代表的是(  )
A.DNAB.染色体C.基因D.蛋白质
2.小龙学习了发酵技术后,在家尝试制作酸奶,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需要加入(  )
A.酵母菌B.米曲霉C.醋酸菌D.乳酸菌
3.下列栽培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萌发出新芽
B.黄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收获黄豆
C.马铃薯块茎掩埋在土里长成幼苗
D.薄荷肿片插入土中长成新植株
4.实验小组在校园温室大棚中开展了“探究栽培番茄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活动。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大棚中有空气,无需考虑通风情况
B.大棚中没有雨水,要设计灌溉的装置
C.杂草会影响番茄生长,要清除杂草
D.设计表格,记录番茄株高等信息
2024-05-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龙岩市九年级学业(升学)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8 . 小瑜一家人周末到外公家玩,看到了很多小功物:黄鹂和喜鹊在树上叽叽喳嘻,小狗在草丛里抓蝴蝶和蝗虫,小鸡从土壤里刨出很多蚯蚓,小河里有蝌蚪、鲫鱼、青鳉鱼在游来游去。爸爸还在河边发现了一条尾部受伤的泥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瑜给弟弟带了面包、酸奶等食物。制作面包和酸奶时加入的微生物分别是(       
A.乳酸杆菌、酵母菌B.酵母菌、乳酸杆菌C.酵母菌、青霉
2.泥鳅受伤的尾部有血液溢出,血液属于(       
A.神经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
3.妈妈告诉小瑜泥鳅是鱼类,下列动物和泥鳅不属于同类的是(       
A.蝌蚪B.鲫鱼C.青锵鱼
4.河蚌贝壳内面有光亮的珍珠层,由如图中某一结构分泌形成的。该结构是(       
   
A.1B.2C.3
5.如图是蝗虫的结构示意图,蝗虫的3对足和2对翅位于(       
      
A.头部B.胸部C.胸、腹部
6.小瑜观察蚯蚓并结合所学知识向弟弟叙述了蚯蚓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
B.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C.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
7.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不太合理的是(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
B.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似的蚯蚓各5条
C.甲容器放在阳光下,乙容器放在黑暗处
8.小瑜将表格中的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其分类依据是(       
鲫鱼、青蛙、蛇
鸡、黄鹂、狗
A.体内有无脊椎骨B.体温是否恒定C.运动方式不同
9.鲫鱼的鳍有多种类型,其中主要与控制运动方向相关的是(       
A.胸鳍和腹鳍B.背鳍和臀鳍C.尾鳍
2023-09-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冬季时人们常有在家中用糯米自制米酒的习俗,制作米酒时往往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②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左右;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

(1)第④道工序中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__________过程。
(2)乙发酵酿酒的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请联系它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____
(3)小明想要将没有用完的糯米保存到明年,设置了以下三种装置探究如何保存糯米:
组别ABC
实验处理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6℃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

①A组可与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②若B组与C组进行对照,推测表格中的“?”处理论上应填______
(4)为了延长甜酒酿的保质期,可以选择冷藏保存的方法。从防腐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馒头,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后进行培养。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下,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20-25℃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20-25℃的室内

馒头上长满了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

馒头没有发霉

(1)该实验可以形成______组对照实验,如果要证明“水分是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应选择甲装置和______装置进行对照。
(2)如果选乙装置和丙装置做对照实验,则该兴趣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
(3)生产酸奶的乳酸菌属于细菌,下列关于乳酸菌与霉菌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乳酸菌没有细胞结构B.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乳酸菌没有细胞壁
(4)结合该实验现象,你能想到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_。(写出1点即可)
2022-09-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三)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