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6 道试题
1 .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___。无菌技术主要包括______
(2)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填序号)。
①显微镜②培养皿③酒精灯④无菌水⑤接种针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1)。图1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有关。图1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①,依据是___

(4)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如图2,推测菌株__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__

2 . 餐余垃圾在垃圾集中点采用生化+雾化+膜过滤技术处理后,可以达到无二次污染的标准。为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研究人员将餐余垃圾机械化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餐余垃圾浸出液,后续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培养基需以淀粉为唯一的碳源,且应添加抗生素
B.相比于X培养基,在Y培养基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更快
C.餐余垃圾浸出液在接种前通常需要进行湿热灭菌处理
D.若稀释倍数不够,则往往会使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活菌数低于实际值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B.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农药,是作为化学防治的重要手段
C.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得到谷氨酸,谷氨酸经一系列处理后就可制成味精
D.将病原体的某个或几个抗原基因转入微生物细胞,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作为疫苗使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麦麸为原料,依靠微生物发酵而生产的一种液态调味品。如图展示了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中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的物质主要是淀粉
B.按发酵的操作方式来分,酱油的制作流程应该为液体发酵
C.在发酵池中需加入适量的抗生素除去杂菌以确保酱油质量
D.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5 . 原浆苹果醋的简要工艺流程为:苹果采摘→挑选清洗→破碎榨汁→酵母发酵→醋酸发酵→陈酿2年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发酵结束后,改变通气条件和升高温度有利于醋酸发酵
B.工艺流程中的“酵母发酵”发生在苹果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
C.酿醋过程中发酵液的pH逐渐降低,与酿酒制作过程中相反
D.醋酸发酵阶段中释放的CO2是由醋酸菌的线粒体基质释放的
6 . 丙草胺(C17H26ClNO2)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某研究小组从某地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丙草胺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计数(如图所示),以期为修复污染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土样稀释了106
B.利用该方法计数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小
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
D.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营养成分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可以分离出降解菌
7 . 传统发酵技术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果酒、果醋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8 . 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 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的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用到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常用干热法进行灭菌
B.若利用双层平板法对 T2噬菌体进行计数,可选用农杆菌作敏感指示菌
C.上层平板上出现的透亮无菌圆形空斑是噬菌体单独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噬菌斑
D.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至45~48℃时进行接种,目的是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引起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死亡
9 . 在曲线模型中,存在以下几种变化趋势:
①相对稳定②上升③下降④先上升后下降⑤先下降后上升
在下列的对应关系(条件→结果→趋势)中,合理的是(  )
A.环境温度从0℃变化到30℃→小鼠细胞内酶的活性变化→②
B.恒温且持续光照→一定时间内密闭容器内CO2浓度变化→③
C.向植物插条施加IAA→插条生根数随IAA浓度变化→④
D.使用一定量抗生素→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⑤
10 . 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苯丙酮酸在体内蓄积,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低蛋白饮食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探究新的治疗手段,科研人员在大肠埃希菌EcN菌株中导入苯丙氨酸裂解酶基因,构建了表达苯丙氨酸裂解酶的工程益生菌 EcN-PAL,并分别在有氧、缺氧条件下培养EcN-PAL 和EcN,检测苯丙氨酸降解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培养基应加入一定浓度的苯丙氨酸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B.设置 EcN 组是为了排除苯丙氨酸自然降解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C.对比有氧、缺氧条件下的表现可帮助评价其在消化道中作用
D.若 EcN-PAL 能大量分泌苯丙氨酸裂解酶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2024-04-25更新 | 568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新高考卷 发酵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