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具有漂白性
B向1mL 2mol/L溶液中先滴加2滴0.1mol/L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C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D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产生的气体Y通入酸性溶液溶液紫色褪去气体Y中含有乙烯
A.AB.BC.CD.D
2019-09-24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题6-10
2 .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I:(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图 1所示实验,则 X溶液是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可知,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__________(放出”或“吸收”)热量。30s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II: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实验,也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III: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分液漏斗中装有 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 3 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关闭 K1 和 K2,向 B 装置中加入 100.0g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忽略原装置内空气中CO2对实验的影响);
③打开 K2,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直到 B 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④打开 K1 关闭 K2,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至装置 C 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将装置 C 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5.0g。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A 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缺少步骤④,则测定结果将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利用实验数据,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3%。
【实验反思】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__________(填字母)
A.缓缓滴加稀盐酸
B.在装置 A、B 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在装置 B、C 之间增加盛有饱和 NaHCO3 的洗气瓶
2018-09-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新生入学素质测试化学试题
3 .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硫酸盐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在实验室中,FeCl2 可用铁粉和盐酸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_____反应制备: 现有一含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的样品,测得样品中n(Fe):n(Cl) = 1:2.3,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高温下,Fe 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存放在实验室均易变质,出现红褐色沉淀,且溶液变棕黄色,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溶液X是浓盐酸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溶液Y中含Na+
C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将Na2SO3固体样品溶解,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Na2SO3样品已变质
D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氧化性:H2O2:>Fe3+
A.AB.BC.CD.D
5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前者出现沉淀,后者无现象前者能与BaCl2反应,
后者不能
B用酒精灯加热铝箔铝熔化并滴落Al熔点较低
C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A.AB.BC.CD.D
13-14高二下·江西南昌·期末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现有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测所得溶液的pH
B.取溶液少量,向其中滴入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2017-12-21更新 | 126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7 .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燃料的燃烧与利用、金属的冶炼、食品的加工与保存、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CH4+2O2CO2 +2H2O,则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_______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是关于湿法炼铜的最早记录。已知曾青为硫酸铜,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
(3)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为TiCl4+2MgTi+2MgCl2.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
(4)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预防坏血病等,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够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将食品氧化变质,则维生素C具有_______(填字母)。
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
(5)NO2是空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NH3与之反应而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 +8NH37N2+12H2O,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
2023-12-3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8 . 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A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AlCl3
B将少量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Na2SO3已变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
D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黄,则Cl2的氧化性强于Fe3+
A.AB.BC.CD.D
9 . 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 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A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④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
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⑦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⑧实验完成后E到F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017-02-17更新 | 2185次组卷 | 22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2SO4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红色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C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D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
A.AB.BC.CD.D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