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一定氧化性,工业提碘生产中有时也用其代替Cl2来氧化I-,自身被还原为NO,同时只能生成碘单质。
(1)已知误食亚硝酸钠后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从而引起中毒,服用维生素C即可解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亚硝酸钠在此过程中被还原
B.维生素C在此过程中被氧化
C.Fe2+在中毒过程中作为氧化剂,在解毒过程中作为氧化产物
D.Fe3+在中毒过程中作为还原产物,在解毒过程中作为还原剂
(2)与Cl2相比,NaNO2在提碘时作为氧化剂使用也存在一定不足,例如___________因此在工业提碘过程中更多情况下还是采用Cl2作为氧化剂。
(3) NaNO2同样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实验室若以NaNO2为原料快速制备纯净的NaNO3溶液,下列适宜选择的氧化剂有___________
A.氯水B.KMnO4C.O2D.H2O2
(4)请写出亚硝酸钠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信息,请对①I2,②HIO3,③Cl2,④NaNO2这四个物质的氧化性由小到大进行排序(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
2024-0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2 . 漂白粉的效能是以有效氯的含量来衡量的。有效氯是指漂白粉与浓盐酸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漂白粉的质量之比。
(1)为了制备可用于测量有效氯的浓盐酸,将常温常压下39.6L的HCl气体溶于100mL的水中。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水的密度为1g/mL,配制所得的浓盐酸的密度为1.18g/mL,试求得所配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用小数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2)取10g漂白粉,向其中滴加足量所配制的浓盐酸,产生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1.225L,则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3)已知,漂白粉中的有效氯一般为35%,请计算出这个批次的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用百分数表示),并判断其是否合格。________
2024-0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学习评估化学试题
3 .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解答下列问题:

(1)被称作绿色氧化剂的两个原因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操作②需要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碘的溶液位于_______层(填“上”或“下”),呈_______色。检验水层是否仍含碘单质的方法是_______
(3)③是将富集在中的碘单质利用化学转化重新富集在水中,称为反萃取,方程式为,接下来④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本实验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024-01-15更新 | 47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4 . Ⅰ.硫元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以及生产生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见的硫磺皂、二硫化硒洗发水、葡萄酒中都有硫元素的身影。人类对硫元素的探索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黑火药的发明、“绿矾油”的提炼……
(1)硫磺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硫单质,硫磺皂是最便宜的除螨杀菌药皂。请猜测硫磺皂的颜色___________,写出硫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下列各反应中,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的反应是________
            

   跟浓常温下发生钝化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3)在酿酒时人工添加有两个目的:抗氧化和抗菌,实验室模拟二氧化硫抗氧化过程,向溴水中通入,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机理___________
(4)发酵酒卫生标准中对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有要求:总小于,若在室温下,每升溶液中最多通入___________。(室温下)
(5)向溶液中通入至饱和,此过程看不到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溶液变浑浊,加入的这种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
A.B.C.D.

(6)在古代中国,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都有分子B.都有氧化性
C.都能和铁、铝反应D.密度都比水大

(7)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浓硫酸表现了______
A.难挥发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

Ⅱ.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锌粒与浓充分反应制取气体,待锌粒全部溶解后,同学们准备用收集到的气体(X)做有关实验,但是老师说收集到的气体(X)可能含有杂质。
为证实相关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此气体(X)取样进行认真研究。

(8)杂质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酸性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B中添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
(9)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D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可证实气体X中混有较多量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4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5 . 氧化铁黄(化学式为)是一种黄色颜料,具有非常好的耐光性和耐碱性,是氧化铁的一水合物。工业上常以绿矾为原料制备
(1)下列关于铁元素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能存在于人体的血红蛋白中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单质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D.铁的氧化物都具有致密的结构

(2)制备氧化铁黄的关键步骤是溶液的氧化。为探究影响氧化溶液快慢的因素,现利用、蒸馏水和稀配制四组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
0.50.250.250.5
溶液pH2.92.93.53.3
初始颜色浅绿色浅绿色,较Ⅰ浅浅绿色,同Ⅱ浅绿色,同Ⅰ
后颜色浅绿色浅绿色黄绿色浅绿色
后颜色黄绿色浅绿色黄色黄绿色
后颜色浅黄色浅黄色,较I浅黄色,较Ⅳ浅黄色
①对比实验Ⅰ和Ⅱ可知,实验中影响氧化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_
②综合对比分析四组实验,简述影响氧化溶液快慢的决定因素。___________
制备的工艺流程包含如下环节

(3)若在实验室完成上述制备,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
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蒸发皿

(4)模拟氧化时,相关变化记录如图。

时段,逐渐减小的原因是反应生成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段,经历的反应为:,该过程继续平缓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
(5)判断流程中产品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氧化铁黄()纯度可以通过产品的耗酸量确定,如下图所示。

已知:(配合离子),不与稀碱液反应。
(6)①在溶液中滴加标准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加入了,消耗,设氧化铁黄的式量为,则氧化铁黄样品纯度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③测定时,若滴入不足量,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4-01-13更新 | 42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化学试卷
6 . 消毒剂因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而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过氧乙酸(一元弱酸)、“84”消毒液、二氧化氯等均是生活中常见消毒剂。
(1)下列消毒剂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A.B.过氧乙酸C.D.“84”消毒液

(2)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解释“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_______
(4)将氯气转化为液氯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需要降温或加压B.氯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
C.氯分子数目减小D.氯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5)氯气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氯原子只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
A.CuB.C.D.

(6)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氯气能使溶液变橙色氧化性:
B氧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氯气通入的水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氯气是强电解质
D氧气通入溶液中,溶液变棕黄色氧化性:
A.AB.BC.CD.D

(7)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离子反应,析出碘。反应如下:
请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8)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的得电子数来表示。计算的消毒效率约是氯气的_______倍。(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9)用固体通过下列转化过程能制得某种具有消毒作用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已知:过程中锰元素最终转化为
A.G与H均为氧化产物B.实验中只作氧化剂
C.实验中浓盐酸体现出酸性和还原性D.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2024-01-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7 . 海水中溴元素以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1)步骤②用热空气将溴吹出,是因为___________。
A.的化学性质稳定B.沸点低,易挥发
C.易升华D.不溶于水

(2)步骤③反应所得吸收液中溴元素以_______(填微粒符号)形式存在,在反应中体现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在海水提溴生产工艺中,分离出溴常用蒸馏法。在蒸馏的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至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4)流程中利用热空气将吹出,也可用浓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为:
①用单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反应中若有电子发生转移,则吸收了_____
2024-01-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十二月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
8 .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反应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变。
(1)某同学取10mL0.1mol•L1KI溶液,加入6mL0.1mol•L1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已知: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氯化铁溶液呈___色;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通过3个实验能得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FeCl3溶液在工业上用于蚀刻铜箔电路板。从蚀刻后的废液中可回收铜并使蚀刻液再生,流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FeCl3溶液蚀刻铜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从固体中分离出铜,试剂X是什么物质?___________
③若要使滤液再生为蚀刻液,可采用什么办法?___________
人类利用化学反应不仅可以创造新物质,还可以实现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_______。
A.碳酸钙受热分解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酒精燃烧D.煤与高温下的水蒸气反应

(4)为探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Ⅰ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关于装置Ⅰ和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装置Ⅰ和Ⅱ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Ⅱ中电流从Zn片经导线流向Cu片
C.Ⅰ和Ⅱ中的实验现象一样                              D.Ⅰ和Ⅱ中的金属铜都参与了电极反应
2024-01-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文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等级考)
9 .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铈()是一种典型的稀土元素,其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形式存在。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制取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倍烧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通过操作Ⅱ(包含酸溶、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
C.酸浸过程中用稀硫酸和双氧水替代盐酸可体现环境友好
D.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10 . 通过化学方法,人们不仅能从大自然中提取物质,还能制备出性质更佳优良的材料。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其反应原理为:
___________NH3+___________Cl2=___________NH4Cl+___________N2
(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浓盐酸和MnO2制备Cl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NH3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___________
(4)N2分子中含 ___________个π键。
(5)向饱和氯水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该溶液的性质会发生多种变化。请举例说明:
物理性质的变化:___________
化学性质的变化:_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等级考)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