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现定义“维形态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
(1)当时,证明:“2维形态复数”与“1维形态复数”之间存在平方关系;
(2)若“2维形态复数”与“3维形态复数”相等,求的值;
(3)若正整数,满足,证明:存在有理数,使得.
2 . 记集合,集合,若,则称直线为函数上的“最佳上界线”;若,则称直线为函数上的“最佳下界线”.
(1)已知函数.若,求的值;
(2)已知
(ⅰ)证明:直线是曲线的一条切线的充要条件是直线是函数上的“最佳下界线”;
(ⅱ)若,直接写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无需证明).
3 . 4个半径为1的球两两相切,下面3个上面1个堆放两层摆放在桌上,问上面的球的最高处到桌面的距离为______,在4个球的中间再放1个小球和4个球都相切,小球的半径为______
2024-05-05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承左虞燕京惠诗却寄却寄》,明•朱察卿)若两点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则称为一对“然诺点”,同时把视为同一对“然诺点”.已知,函数的图象上有两对“然诺点”,则等于(       
A.2B.3C.4D.5
5 . 在数学中,广义距离是泛函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点,记,称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其中表示中较大者.
(1)计算点和点之间的“距离”;
(2)设是平面中一定点,.我们把平面上到点的“距离”为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叫做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求以原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的面积;
(3)证明:对任意点
2024-04-29更新 | 8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6 . 已知函数,则(       
A.函数上单调递减
B.函数为奇函数
C.当时,函数恰有两个零点
D.设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
2024-04-26更新 | 131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7 . 在复平面内的三个点对应的复数分别是,动点对应复数.若实数满足,且,则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检测数学试题
8 . 如图1,在等腰梯形中,,且的中点,沿翻折,使得点到达的位置,构成三棱锥(如图2),则(       

A.在翻折过程中,可能垂直
B.在翻折过程中,二面角无最大值
C.当三棱锥体积最大时,所成角小于
D.点在平面内,且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若点的轨迹是椭圆,则三棱锥的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2024-04-13更新 | 85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 )数学试卷
9 . 记函数的导函数为,已知,若数列满足,则(       
A.为等差数列B.为等比数列
C.D.
2024-04-13更新 | 649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 )数学试卷
10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公式①(其中为常数),将点变换为点的坐标,我们称该变换为线性变换,也称①为坐标变换公式,该变换公式①可由组成的正方形数表唯一确定,我们将称为二阶矩阵,矩阵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得到点(到原点距离不变),求点的坐标;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角得到点(到原点距离不变),求坐标变换公式及对应的二阶矩阵;
(3)向量(称为行向量形式),也可以写成,这种形式的向量称为列向量,线性变换坐标公式①可以表示为:,则称是二阶矩阵与向量的乘积,设是一个二阶矩阵,是平面上的任意两个向量,求证:
2024-04-12更新 | 194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