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3 道试题
1 . 如图,是圆锥底面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过的平面与交于点,若,点在圆上,.

   

(1)求证:平面
(2)若,求三棱锥的体积.
2024-02-27更新 | 72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套 全真模拟卷 (中等)【高一期末复习全真模拟】
2 . 如图,等腰两腰分别交于点DE,点A外,点BC上(不与DE重合),连结.已知,设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值;
(3)设的周长分别为,求证:
2024-05-3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年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3 . 如图(1),正三棱柱,将其上底面ABC的中心逆时针旋转,分别连接得到如图(2)的八面体

   

(1)若,依次连接该八面体侧棱的中点分别为MNPQRS
(ⅰ)求证:共面;
(ⅱ)求多边形的面积;
(2)求该八面体体积的最大值.
2024-05-28更新 | 655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4 . 已知集合(其中是虚数单位),定义:.
(1)计算的值;
(2)记,若,且满足,求的最大值,并写出一组符合题意的
(3)若,且满足,记,求证:当时,函数必存在唯一的零点,且当时,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5 . 在通用技术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木质四棱锥模型为正三角形,为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过点的平面于点,沿平面将木质四棱锥模型切割成两部分,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方便切割,请你完成以下两件事情:
①在木料表面应该怎样画线?(在答题卡的图上画线要保留辅助线,并写出作图步骤);
②在木质四棱锥模型中确定点的位置,求的值.
2024-05-26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6 . 对于函数,记所有满足,都有的函数构成集合;所有满足,都有的函数构成集合.
(1)分别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集合中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②
(2)若)是集合中的元素,求的最小值;
(3)若,求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024-01-21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7 . “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东周春秋时期,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风筝主要由骨架、风筝面、尾翼、提线、放飞线五部分组成.如图(1)就是一个由菱形的风筝面ABCD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尾翼所组成的风筝.其中.现将此风筝的两个尾翼分别沿折起,使得点P与点Q重合于点S,并连结,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

(1)求证:平面
(2)若E为棱上一点,记
①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
②是否存在点E使得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4-05-24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8 . 对于定义域在上的函数,定义.设区间,对于区间上的任意给定的两个自变量的值,当时,总有,则称的“函数”.
(1)判断函数是否存在“函数”,请说明理由;
(2)若非常值函数是奇函数,求证:存在“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常数,使得
(3)若函数与函数的定义域都为,且均存在“函数”,求实数的值.
2024-01-13更新 | 521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教学评估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1,已知抛物线是常数)的顶点为P,直线
   
(1)求证:点P在直线上;
(2)若,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Q,与轴交点为HQ恰好是线段的中点,求的值;
(3)如图2,当时,抛物线交轴于AB两点,MN在抛物线上,满足,判断是否恒过一定点,如果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如果不过定点,说明理由.
2024-01-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新东方高一上数学04
10 . 已知如图,在矩形中,,将沿折起,得到三棱锥,其中是折叠前的,过M的垂线,垂足为H.

(1)求证:
(2)过H的垂线,垂足为N,求点N到平面的距离.
2024-06-06更新 | 145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2)-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