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68 道试题
1 . 高分子M广泛用于牙膏、牙科粘合剂等口腔护理产品,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a是甲醇,B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最多8个
B.化合物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
C.用于合成化合物C的原料丁烯二酸可以是顺丁烯二酸,也可以是反丁烯二酸
D.合成M的聚合反应是加聚反应
2024-05-2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溴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电子、日化等行业。
Ⅰ.用图所示装置A可制取氯气。将纯净的氯气通入装置C的NaBr溶液中可以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溴单质。

(1)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为了富集生成的溴单质,用热空气吹出,并在装置D中收集,则装置D中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
A.B.NaOHC.KID.

Ⅱ.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过程更为复杂。研究集中在空气吹出法,空气吹出法提溴对原料的适应性高,但吹出设备庞大,且能耗高。某工厂针对空气吹出法的缺点进行工艺改造,提出连续双段真空提溴工艺,如图转化过程:

(3)请写出主反应塔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主反应塔1中温度保持在82~99℃,减少了水蒸气的用量。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有两点:①减少氯气与水的反应,②减少_______反应。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么做还可以减少的_______用量。
(4)为了让原料卤水与氯气在主反应塔1中更充分反应,请将正确装置对应的选项填在图中“□”处:_______

(5)为了更有效充分地冷凝溴,工业上通常在氯、溴的混合气在进入冷凝器之前,要先经过真空段,真空处理后的混合气体的气压减小,工业上采取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冷凝器需要铺设循环冷却水管道,循环冷却水管道中水流方向是_______(填“从地面到顶端”或“从顶端到地面”),请说明原因_______
(6)在分离器中经冷凝、分离、纯化后制得精溴。少量氯、溴与混合废气需要经过水蒸气喷射泵喷入气体吸收器。此时,还需进行酸化调节,再经过排水管通入主反应塔1中循环利用。请写出吸收器中酸化调节主要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4-05-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以软锰矿浆(含及少量等)吸收烟气中并制备高纯
(1)吸收
①将烟气与软锰矿浆在吸收塔中逆流接触,烟气中的被充分吸收,矿浆中的转化为。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脱硫过程中软锰矿浆的吸收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随着脱硫的进行,软锰矿浆下降,但15小时前下降缓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③当脱硫15小时后,吸收率急剧下降。此时加入菱锰矿吸收率又可恢复至以上,其原因是_______
(2)净化
①过滤脱硫后的软锰矿浆液,用沉淀除去所得滤液中的、Mg2+(浓度小于)。此时应控制溶液中略大于_______。(已知: 、)
②净化时生成的沉淀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在晶胞中周围距离最近的形成的空隙构型为_______

(3)制备
①向反应器中加入溶液,控制80℃恒温,搅拌下鼓入空气可制得。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实际生产中,常将溶液和氨水并流加入反应器。若加入的氨水量不足,产品中会混入等,其原因是_______
4 . 利用油脂厂废弃镍(Ni)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少量Al、Fe、NiO、Al2O3、Fe2O3)制备NiSO4·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快“碱浸”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写两条)。
(2)向滤液1中通入足量CO2可以将其中的金属元素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
(3)“滤液2” 中含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
(4)①“氧化”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②“氧化”中可以代替H2O2的最佳物质是_______(填标号)。
a.Cl2 b.O2 c.Fe
(5)根据除铁及系列操作,回答以下问题:
①已知溶液中存在Fe3++3H2OFe(OH)3+3H+平衡,X物质可以为下列的_______
a.H2SO4             b.NiO            c.Ni(OH)2 d.CO2
②边搅拌边向滤液中加入X至pH=4,加热、过滤、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_______
③结晶:将滤液蒸发、降温至稍高于_______℃结晶,过滤即获得产品,硫酸镍晶体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

2024-05-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利用某阳极泥(含单质)回收贵金属并合成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浸”过程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中含银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变化如图。

①“络合”过程为获得,应调节最佳浓度为___________
②25℃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溶解”过程可提高溶解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1条)。
(6)晶体的局部结构如图。

晶体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        C.          D.金属键          E.氢键
②晶体中的杂化轨道类型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依据是___________
2024-05-2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分别向溶液和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均无明显现象。②向的混合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立刻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过量KSCN溶液,红色不再褪去,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③过滤②中白色沉淀并洗涤干净,向其中加入过量氨水,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放置过程中,无色溶液变蓝色。已知:CuSCN为白色、难溶性物质;为无色离子;为深蓝色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说明不能与SCN反应生成CuSCN
B.实验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振荡后降低
C.实验③中无色溶液变蓝色的原因是:
D.依据实验①、②、③推测,②中由于生成CuSCN,使氧化性增强,将氧化为
2024-05-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描述物质制备和应用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用纯碱溶液富集海水提溴工艺中
C.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D.工业上制备粗硅:
2024-05-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宁古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下图是降压药主要成分尼卡地平的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I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与J合成尼卡地平的过程中会生成,合成过程中通常还会加入少量吡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4)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比H多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且不直接相连
b.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c.该物质最多消耗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
(7)参照以上信息,由甲基丙醛及必备的试剂制备化合物Z的路线如下:

甲基丙醛分子中2号碳上的H比3号碳上的更活泼,从结构角度解释___________
②化合物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检化学试题
9 . 向敞口容器中加入一定体积pH=13的84消毒液(NaClO的浓度约为,不断搅拌,逐滴加入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AB段pH快速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图2表示NaClO溶液中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关于上述滴定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84消毒液中,HClO的含量约为
B.AB段Fe被氧化的反应
C.CD段较BC段pH下降快的主要原因是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
D.400s后反应几乎停止
2024-05-20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三模)化学试题
10 . 一种自生酸和碱的电化学回收体系,原理如图所示。在Ⅲ室中将等含磷微粒转化为羟基磷灰石),同时将转化为,实现废水中的等含磷微粒和的回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表示等含磷微粒,为羟基磷灰石)
A.a、c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
B.Ⅲ室可发生反应:
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阴极增重10.04g
D.物质X为硫酸溶液,将其泵入吸收室用于吸收
2024-05-1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五)化学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