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AlH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通过激光加热引发AlH3的燃烧反应,燃烧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燃烧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如下:
2AlH3(s)=2Al(s)+3H2(g) △H1
H2(g)+O2(g)=H2O(g) △H2
Al(s)=Al(g)                           H3
Al(g)+O2(g)=(s)   H4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lH3燃烧需要激光加热引发,所以AlH3燃烧是吸热反应
B.其他条件相同时,等物质的量的Al(s)燃烧放热大于Al(g)燃烧放热
C.在反应过程中,a点时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最大
D.2AlH3(s)+3O2(g)=Al2O3(s)+3H2O(g) △H=△H1+3△H2+2△H3+2△H4
2 . 已知:①C2H6(g)   C2H4(g)+H2(g) H1 >0。
②C2H6(g)+=2CO2(g)+3H2O(l)     H 2 =-1559.8 kJ·mol-1
③C2H4(g)+3O2(g)=2CO2(g)+2H2O(l)     H 3=-1411.0 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温或加压均能提高①中乙烷的转化率
B.①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少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C.用H 2H 3可计算出①中的H
D.推测1 mol C2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1411.0 kJ
2020-05-16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页岩气中含有较多的乙烷,可将其转化为更有工业价值的乙烯。
(1) 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乙烯。
将C2H6和C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通入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C2H6(g) C2H4(g) + H2(g) ΔH1=+136.4 kJ·mol1
ⅱ.CO2(g) + H2(g) CO(g) + H2O(g) ΔH2=+41.2 kJ·mol1
ⅲ.C2H6(g) +CO2(g) C2H4(g) +CO(g) +H2O(g) ΔH3
①用ΔH1、ΔH2计算ΔH3______kJ·mol1
②反应ⅳ:C2H6(g) 2C(s)+3H2(g)为积碳反应,生成的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 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适当通入过量 CO2 可以有效缓解积碳,结合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
③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乙烯的研究热点之一是选择催化剂,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的数据如下表(均未达到平衡状态):

【注】C2H4 选择性:转化的乙烷中生成乙烯的百分比。
CO 选择性:转化的 CO2 中生成 CO 的百分比。
对比Ⅰ和Ⅱ,该反应应该选择的催化剂为__,理由是__。实验条件下,铬盐作催化剂时,随温度升高,C2H6 的转化率升高,但 C2H4 的选择性降低,原因是__
(2) 利用质子传导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将乙烷转化为乙烯,示意图如图:

①电极 a 与电源的______极相连。
②电极 b 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
4 . 将TiO2转化为TiCl4是工业冶炼金属Ti的主要反应之一。已知:
TiO2(s)+2Cl2(g)=TiCl4(1)+O2(g)            H=+140.5kJ/mol
2CO(g)=2C(s,石墨)+O2(g)                    H=+221.0 kJ/mol
则反应TiO2(s)+2Cl2(g)+2C(s,石墨)=TiCl4(1)+2CO(g)的H为
A.-30.0kJ/molB.+30.0 kJ/molC.-80.5kJ/molD.+80.5kJ/mol
2020-04-03更新 | 627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
ABCD
定律或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元素周期律盖斯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
实验方案
结果左球气体颜色加深,右球气体颜色变浅烧瓶中冒气泡,试管中出现浑浊测得ΔH为ΔH1、ΔH2的和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
A.AB.BC.CD.D
2020-03-30更新 | 1343次组卷 | 37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零模化学试题
6 .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如方程式①②所示:
①CH3OH(g)+H2O(g)=CO2(g)+3H2(g);   H=+49.0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
③H2(g)+O2(g)=H2O(g);H=-241.8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以上反应可知:CH3OH(g)+O2(g)=CO2(g)+2H2O(g)的H=-676.5kJ•mol-1
7 . 用H2O2、KI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同学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
(1)资料1:KI在该反应中的作用:H2O2 + I= H2O + IO;H2O2 + IO= H2O + O2↑+ I。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①有KI加入,②无KI加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加入KI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
b.加入KI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
c.H2O2 + I= H2O + IO是放热反应
(3)实验中发现,H2O2与KI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
资料3:I2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① 加CCl4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I2生成。
② 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ⅰ. H2O2浓度降低;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对照实验说明ⅰ不是主要原因: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份于A、B两试管中。A试管加入CCl4,B试管不加CCl4,分别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资料4:I+ I I K= 640。
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向2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10 mL 0.10 mol·L-1 KI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
微粒III
浓度/ (mol·L-1)2.5×10-3a4.0×10-3
① a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I和I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我国芒硝(Na2SO4·10H2O)的储量丰富,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制备碳酸钠。将饱和硫酸钠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铵溶液混合,结晶得NaHCO3晶体,再经加热分解制得碳酸钠。生成NaHCO3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已知:I.2NaOH(s) + CO2(g) == Na2CO3(s) + H2O(g) ΔH1=−127.4 kJ·mol−1
II.NaOH(s) + CO2(g) == NaHCO3(s) ΔH2=−131.5 kJ·mol−1
则:2NaHCO3(s) == Na2CO3(s) + CO2(g) + H2O(g) ΔH= ________ kJ·mol−1
(2)制备烧碱和硫酸。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a、b均为离子交换膜。

① Na+迁移方向是________
② 气体1是________;溶液2是________
2020-01-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① C(s) + H2O (g) =CO(g)+H2(g)            ΔH1 = + 131.3 kJ·mol-1
② CH4 (g)+H2O(g) = CO(g)+3H2 (g)       ΔH2 = + 206.1 kJ·mol-1
③ CO(g)+H2O(g) = CO2(g)+H2(g)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②中使用适当催化剂,可以使ΔH2减小
C.由①、②计算反应CH4 (g) = C (s) + 2H2 (g) 的ΔH =-74.8 kJ·mol-1
D.若知反应C (s) + CO2 (g) = 2CO (g) 的ΔH,结合ΔH1可计算出ΔH3
10 . 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危害环境。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可吸收烟气中的SO2并制备无水Na2SO3,其流程如图1。

已知:H2SO3、HSO3、SO32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2, Na2SO3·7H2O和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1)Na2CO3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2)吸收烟气
①为提高NaHSO3的产率,应控制吸收塔中的pH为______________
②NaHSO3溶液中c(SO32)>c(H2SO3),结合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③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32(aq)+H2O(l)   
CO2(g)+2OH(aq)=CO32(aq)+H2O(l)   
2HSO3(aq)=SO32(aq)+SO2(g)+H2O(l)   
吸收塔中Na2CO3溶液吸收SO2生成HS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④吸收塔中的温度不宣过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3)制备无水Na2SO3:将中和塔中得到的Na2SO3溶液______________(填操作),过滤出的固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无水Na2SO3固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