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在煤化工领域主要涉及碳一化学,即研究以含有一个碳原子的物质(CO、等)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或液体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物质之间转化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煤化工业上主要利用CO和反应制备甲醇(),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___________(填“>”“<”或“=”)0。
②A、B、C三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填“>”“<”或“=”,下同),在条件下,由D点到B点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则下列措施可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充入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b.将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④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在条件下经10min达到平衡状态。在该条件下,___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数值)。
(3)用还原可以合成 。恒压下,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P点甲醇产率高于T点的原因为_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联合模考理综试题
2 . 2021年8月,我国第一套利用自主研发的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建成的大型乙烯生产装置成功投料开车。其反应原理为(a)
(1)已知的燃烧热()分别为,则___________
(2)在密闭容器充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a),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恒温恒容下,若气体密度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B.恒温恒压下,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溴水中,剩余气体的气体可能为原体积的一半(相同状态)
D.将平衡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与原乙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3)若其他条件相同,分别在总压强为时,发生反应(a),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代表压强为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

(4)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在恒温恒压下加入一定量水蒸气的方法来提高乙烯的产率,试用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___________
(5)乙烷裂解时易发生副反应:(b)
①某温度和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反应(a)和(b), 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体积之比为,则该温度下反应(a)的平衡常数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在实际生产中,常在恒温恒压恒流下进行,能提高选择性的一条可靠措施___________
(6)我国化学工作者最新发明用电解法制乙烯,原理如左下图所示。该电解池中用到了多孔单晶,其在氧化过程可以促进晶格氧向活性氧的转变。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下图为的晶胞(●、O分别表示或O),该晶胞中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若晶胞边长为,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024-01-09更新 | 56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3 . 重铬酸钠(Na2Cr2O7)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以铬矿石(Cr2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取重铬酸钠的流程如下:

(1)写出“高温焙烧”时Cr2O3转化为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沉淀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3)用硫酸酸化使溶液2中主要溶质Na2CrO4转化为Na2Cr2O7从平衡的角度说明其原理_________(要求:使用必要的文字和方程式)。
(4)利用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以Na2CrO4为主要原料制备Na2Cr2O7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Na2CrO4+4H2O2Na2Cr2O7+4NaOH+2H2↑+O2↑。

该装置应选用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3-12-2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德国化学家F.Haber从1902年开始研究直接合成时,将加入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体积分数为,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至,测得体积分数为,则可判断合成氨反应___________0(填“>”或“<”)。
(2)在2L密闭绝热容器中,投入,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数据如表:
温度/K
3.63.22.82.0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②温度___________(填“>”“<”或“=”)
③在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3)T℃时,在恒温恒容的密闭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B”或“C”)。与(1)中的实验条件()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②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3-1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可用来作为燃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 A.
B.
C.
D.
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正确表示甲烷燃烧热的是___________
(2)以甲烷为原料通过以下反应可以合成甲醇:
现将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时升高温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___________(填“>”、“<”或“=”);
②E、F、N点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表示);
③下列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选择高效催化剂       b.增大投料比       c.及时分离产物
④若点,,总压强为,则点用分压强代替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6 . 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氨生产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填字母编号)。
A.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催化剂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2)工业生产中氮气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8进行投料,合成塔压强p恒定。若起始时氮气通入量为x mol,一段时间后测得氮气的平衡转化率为80%,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常数的___________(用p表示,气体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合成氨反应通常控制在20~50MPa的压强和500℃左右的温度,若进入合成塔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3,经科学测定,在相应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所得氨的平衡浓度(体积分数)如表所示:
压强20MPa60MPa
500℃19.142.2
而实际流程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氨约为15%,这表明_______
A.表中所测数据有明显误差       B.生产条件控制不当
C.氨的分解速率大于预测值       D.合成塔中的反应并未达到平衡
该流程控制含氨约为15%的原因是_______
(4)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在合成氨工业中向外排放高达40亿吨,为循环使用减少浪费,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合成氨的产品和副产品合成尿素:
    kJ/mol
    kJ/mol
副反应:
已知活化能大小:,某科研小组模拟工业合成尿素生产,发现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尿素的反应速率反而比80℃小,可能原因是_______
(5)工业合成尿素中,通常氨气、二氧化碳投料比大于2,请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
A.氨易获得,成本较低
B.氨过剩可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加快合成速率
C.氨气可与体系内水结合,减少氨基甲酸铵水解,抑制副反应发生
D.氨结合水,促进(4)中反应②正向移动
2023-12-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小组同学探究+3价铬元素和+6价铬元素的相互转化。
资料:(橙色)(黄色)
(绿色)、(灰绿色,不溶于水)、(橙色)、(黄色)、(砖红色,难溶于水)。
实验Ⅰ向2 mL 0.1 mol/L 溶液中滴入2 mL 3% 溶液,无明显变化,得到溶液a.取少量溶液a,加入溶液,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实验Ⅱ向溶液a中加入2 mL 10% NaOH溶液,产生少量气泡,水浴加热,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溶液最终变为黄色。取少量黄色溶液,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3,再加入溶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1)写出实验Ⅱ中加入溶液后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实验Ⅱ中溶液变黄生成的原因是将+3价铬元素氧化为,乙同学认为该说法不严谨。
①乙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否定了乙的猜想,___________(填操作),溶液未变成黄色。
(3)对比实验Ⅰ和Ⅱ,小组同学研究碱性环境对+3价铬元素或性质的影响。
①提出假设:
假设a:碱性增强,的氧化性增强
假设b:___________
参与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据此分析,假设a不成立。
③设计实验证实了假设b,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试剂)并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实验Ⅲ向实验Ⅱ中的黄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3% 溶液,溶液最终变为绿色,有气泡生成。
(4)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变为橙色的原因:___________
(5)实验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综上,在+3价铬元素和+6价铬元素相互转化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12-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氢能是一种极具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工业制取氢气的方法较多。
方法Ⅰ:一氧化碳水蒸气催化重整法
反应原理:
(1)研究表明,上述反应在Fe3O4催化下进行,反应历程如下:
第1步:
第2步:   ___________
下图中能体现一氧化碳水蒸气法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方法Ⅱ:丙烷分解法:
(2)一定温度下,向5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3H8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开始时的1.75倍。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C3H8分解速率与C3H6生成速率相等       B.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②C3H8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总压强分别为p1、p2时,上述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压强:p1___________p2,ΔH___________0(填“>”或“<”)
②在压强p1条件下,起始时充入一定量丙烷发生反应,计算Q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p1表示)。(用各气体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可表示压强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3-12-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各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如下:
①C(s)+CO2(g)2CO(g)       ΔH1       K1
②CO(g)+H2O(g)H2(g)+CO2(g)       ΔH2       K2
③C(s)+H2O(g)CO(g)+H2(g)       ΔH3       K3
则ΔH1、ΔH2、ΔH3三者关系为ΔH3=_______,K1、K2、K3三者关系为K3=_______
(2)2021年1月,中国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完成了高寒试验试飞任务,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的利用催化技术将飞机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的反应为       
①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容积
②若将1molNO和2molCO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反应中生成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NO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CO(g)+2H2(g)CH3OH(g)       ΔH<0,起始时容器中只有amol/LCO和bmol/LH2,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φ(CH3OH)]与温度(T)、压强(p)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T1和T2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_(填“>”“<”或“=”)K2;若恒温(T1)恒容条件下,起始时a=1、b=2,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则T1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p1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恒温恒容条件下,起始时充入1molCO和2molH2,达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α1,此时,若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再次达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α2,则α1_______(填“>”“<”或“=”)α2
2023-12-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肌红蛋白(Mb, g·mol)和血红蛋白((Hb, g·mol)分别存在于哺乳动物肌细胞和血液中,通过储存和分配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其原理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1)设反应Ⅰ平衡时Mb与的结合率(即Mb的转化率)为α(Mb)、氧气的分压为,在℃下的、在 kPa下的α(Mb)~T如图所示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曲线a为等温线,曲线b为等压线
B.
C.其他条件不变,高烧患者体内的会比其健康时高
D.其他条件不变,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由于人体温度降低,人体内α(Mb)会降低,易有眩晕感
②设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其中 kPa、 mol⋅L,则25℃时反应Ⅰ的标准平衡常数为_______
(2)将0.5 L一定浓度的血红蛋白Hb溶液(比热容约为(4.2 J⋅g⋅℃密度近似为1.0 g⋅cm放入绝热量热计中并充入氧气,当有160 g Hb被氧化时,测得体温度升高0.21℃,_______J⋅mol
(3)若人体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失去载氧能力而中毒,可服用抗坏血酸()解毒,抗坏血酸的作用是_______
(4)CO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HbCO导致人体中毒:
①从化学平衡角度简述CO的中毒原理:_______
②已知反应   。实验表明,人体内HbCO与的浓度之比为1∶50已足以使人智力受损,则抽烟时吸入肺部的空气中CO与的体积比大于_______即达到智力受损的程度。
2023-12-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