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催化重整的反应为

其中,积炭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产生积炭的反应有:


科研人员研究压强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1073K时,将恒定组成的混合气体,以恒定流速通过反应器,测得数据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压强越大,Ra降低越快,其主要原因是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时,可减缓Ra的衰减
D.研究表明“通入适量有利于重整反应”,因为能与C反应并放出热量
2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氮氧化物的排放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
(1)NO加速臭氧层被破坏,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NO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已知:
反应1:
反应2: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电解法处理高温空气中稀薄的NO(O2浓度约为NO浓度十倍),装置示意图如下,固体电解质可传导O2-

①阴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消除一定量的NO所消耗的电量远远大于理论计算量,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物理因素)___________
③通过更换电极表面的催化剂可明显改善这一状况,利用催化剂具有___________性。
(3)利用FeSO4吸收工业尾气(主要含N2及少量NO、NO2)中的氮氧化物,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说明b中FeSO4溶液需要更换。
②吸收液再生的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
2023-11-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碳减排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平衡时体系内的物质的量(n)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Ⅰ~Ⅲ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2)盖斯定律的重要价值是可以利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求得未知反应的反应热,利用上述反应计算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反应,解释图中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4)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甲烷的产量,选择的反应条件为较低温度和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从反应原理角度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煤炭综合利用方法如下
(1)煤气化制氢气过程
反应I: 
反应Ⅱ: 
①计算 _____kJ/mol
②反应I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_____
③在煤气化制氢气过程中增大H2O(g)气流流速,提高其浓度,下列一定增大的是_____
A.H2O(g)的转化率
B.出口气中H2的物质的量
C.单位时间内H2O(g)的消耗量
(2)研究表明CO2加氢可以合成甲醇。CO2和H2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A.
反应B.
①反应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
②某实验控制压强一定,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一定,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T(K)CO2实际转化率(%)甲醇选择性(%)【注】
54312.342.3
55315.339.1
【注】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原因是_____
2023-11-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
Ⅰ.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A:
反应B:
(1)反应       H=___________kJ/mol。
(2)恒压、750 ℃时,CH4和CO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反应经如下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CO2高效转化为CO。假设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ii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和CaCO3
c.过程ii,CaO吸收CO2可促使Fe3O4氧化CO的平衡正移
d.相比于反应A,该流程的总反应还原1 mol CO2需要吸收的能量更少
Ⅱ.工业上可用制备CH3OH:CO2(g)+3H2(g)CH3OH(g)+H2O(g) △H。(已知:在制备过程中存在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41 kJ/mol),将反应气按进料比n(CO2):n(H2)=1:3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发生反应。
(3)不同温度和压强下,CH3OH平衡产率和CO2平衡转化率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图1中,压强p1___________p2(填“>”、“=”或“<”)。
②图2中,压强为p2,温度高于503 K后,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际生产中,测得压强为p3时,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CH3OH产率如图3所示。523 K时,CH3OH产率最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此条件下主反应限度最大
b.此条件下主反应速率最快
c.523 K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强
6 . 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技术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合成为例,该转化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
第二步:
(1)第一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
(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字母)。
a.低压       b.增大浓度       c.加入适当催化剂       d.分离出水
(4)下图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温度对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已知:多步递进反应中,条件不同时,反应物转化率可能由不同步骤的反应决定)。在温度高于约时,的平衡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
2023-11-04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
已知:ⅰ.
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B.反应a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反应a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断开键比断开键所需吸收的能量高
2023-11-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已知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放热,若用的稀溶液反应,每完全中和时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强酸
B.浓硫酸与反应生成时放热为
C.表示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9 . 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选择性甲烷化是有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处理方法。富氢气氛下,均可与发生甲烷化反应: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则_______
(2)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提出三种可行的操作提高反应Ⅰ中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0℃时,选用镍基催化剂,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进行反应,平衡后测得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②反应Ⅱ平衡常数K的数值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_______(填字母)。
A.20       B.2       C.0.2       D.0.02
(4)其他条件相同,反应Ⅱ使用两种不同催化剂,反应相同的时间,测得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请解释使用催化剂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为何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_____
②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在200~360℃范围内,的催化效果比更好
B.可以通过改变催化剂种类的方式调控平衡转化率
C.在240℃附近,可以通过延长反应时间的方式提高的转化率
(5)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
②阳极上生成乙烯和乙烷的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③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则消耗的的体积比为_______
2023-10-1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反应 经过以下两步基元反应完成:
i. 
i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因为中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所以
C.因为ii中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所以
D.断裂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2023-10-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