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31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进行Na2SO3的有关探究活动。
I.久置样品纯度的测定

①按照上图(夹持装置已略)组装好装置,称量mg样品加入抽滤瓶,组装好装置;
②调节储液瓶与量气管的相对高度,让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读数体积为V1mL;
③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下端的活塞,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比其充分反应:
④调节储液瓶与量气锌的相对高度,让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读数体积为V2mL。
(1)进行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使用恒压滴液漏斗添加稀硫酸的优点_______
(3)储液瓶中盛装的液体试剂是_______,该实验小组某个同学在第④步读数时未让储液瓶和量气管两边液面持平,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4)若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则纯度为_______(用含V1、V2、m的式子表达)。
II.探究CuCl2溶液与溶液反应
将1mL0.2mol/L溶液与2mL0.2mol/LCuCl2溶液混合,立即生成橙黄色沉淀,3min后沉淀颜色变浅并伴有少量白色沉淀产生,振荡1min沉淀全部变为白色(CuCl)。
查阅资料:
i.橙黄色沉淀为2CuSO4·Cu2SO3·H2O,转化为CuCl的原因可能是Cl-提高了Cu2+的氧化性;
ii.原电池装置中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5)反应物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验证Cl-能提高Cu2+的氧化性。

试剂a试剂b电压表读数
0.2mol/L溶液0.2mol/L溶液E1
0.2mol/L溶液XE2
则X为_______>,则说明Cl-能提高Cu2+的氧化性。
2024-04-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 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已知:(棕红)
(1)①实验Ⅰ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可得出与结合的能力:___________(填“>”、“<”、“=”)。
(2)资料显示,可以氧化。针对实验Ⅱ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1.78)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向2mL溶液(pH=2.03)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①实验Ⅲ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Ⅱ、Ⅳ中现象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提出猜想:pH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
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0.6V;
2.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3.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0.5V。
①a、b分别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解释步骤3中电压表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Ⅵ:向实验Ⅱ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变黄,检测到。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Ⅵ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
2024-05-22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3 . 硫代硫酸银为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乙烯抑制剂。某课外小组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制备。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试剂a试剂b实验现象
溶液溶液开始有白色沉淀,振荡后溶解,随溶液滴入,又产生白色沉淀,而后沉淀逐渐变成黄色,最终变成黑色
已知:Ⅰ.①

Ⅱ.相关物质的
物质

(1)中配位原子为_______,配体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
(2)实验中沉淀溶解的总反应为:,其平衡常数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中随溶液滴入,又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4)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沉淀除了含有外,还含有S和
取少量沉淀,加入足量_______(填标号),充分振荡,过滤得滤液a和固体b。
A.乙醇       B.乙醚       C.丙酮       D.
i.取滤液a蒸馏可得黄色物质,证明沉淀中含有S。
ii.取固体b,_______,证明沉淀中含有。(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溶液)
(5)查阅资料可知:。实验证明:实验中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氧化而非被氧化。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其原因:i.等浓度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的速率更快;ii._______
(6)制备时需及时分离出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7)中的银元素在乙烯抑制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小组同学测定制得的白色固体中银的质量分数,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取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硝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加水稀释至。再取稀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溶液进行滴定,重复滴定2~3次,平均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
①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②若未加入适量硝酸充分反应,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白色固体中银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4-03-03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4届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大联考化学试题
4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紫红色逐渐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MnO+__ H2C2O4+__H+=__Mn2++__CO2↑+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Na2C2O4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6)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__________________
2017-04-14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省大理州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5 . 铅(Pb)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冶金、蓄电池、印刷、颜料、油漆等领域,常见铅的化合物主要以+2价和+4价的形态存在。经查阅资料:
物质PbOPbO2PbCl2PbCl+4
在水中的溶解性(常温)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难溶于水的棕黑色固体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的黄色油状液体
物质PbSO4Pb(NO3)2Na2PbO2Na2PbO3
在水中的溶解性(常温)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已知:①Pb与酸反应都得到+2价的化合物。
②PbCl4不稳定,易分解为PbCl2和Cl2
回答下列问题:
(1)Pb是较活泼金属,但在实验室或化工厂常用Pb作为某些酸(如稀硫酸)的耐酸反应器的衬里和贮存、输送的管道设备。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
(2)PbSO4可用于制造蓄电池、白色颜料等。写出用钠盐制备PbSO4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PbO2在强酸性条件下能与Mn2+反应生成Pb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PbO2具有 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经查阅,PbO2是两性氧化物,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向盛有PbO2固体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棕黑色固体逐渐溶解___________
②向盛有PbO2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和氯气的刷备。
   
Ⅰ.氯气性质的探究
(1)实验室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利用了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①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②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氯气,可利用方框中的装置代替装置①,请将方框中的收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
   
(4)取一支试管,加入①中橙黃色溶液,再滴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通过以上实验,能否得出结论:的氧化性强于,理由是___________
Ⅱ.氯气制备的探究
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常温下将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将Ⅰ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加热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
资料:表示盐酸的浓度,用符号c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浓度越高。
(5)①已知呈弱碱性。Ⅰ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Ⅲ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较低,设计实验Ⅳ进行探究:
   
将实验Ⅲ、Ⅳ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将ⅰ、ⅱ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3-07-17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次氯酸盐是常用的水处理剂。有效氯含量(COAC)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气量,单位为 mol/L;物质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ORP)越高;相同条件下,次氯酸的氧化性大于次氯酸盐。温度及pH对Ca(ClO)2溶液有效氯含量(COAC)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1)在不同温度下,用0.2 mol/L乙酸溶液调节pH得到Ca(ClO)2溶液COAC、ORP的关系如图1室温(25 ℃)、图2(70 ℃)所示。

   

                 图1                                                                            图2

①由图1可知,随着少量乙酸的滴入,Ca(ClO)2溶液的pH在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Ca(ClO)2溶液用于消毒时适宜的条件:温度为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pH为___________
A. 25 ℃           B. 70 ℃      C. 5.75                 D. 6.85
(2)某小组探究70 ℃时,pH及稳定剂对NaClO溶液有效氯含量的影响。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序号硅酸钠的质量分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初始COACpH12 h后COAC12 h后COAC/初始COAC
1001 7948.531 2180.679
2001 7948.631 2880.718
30.9%0.6%1 79413.441 6760.935
41.5%01 83413.761 5970.871
501.5%1 83413.66-a
①设计实验1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实验5中的a___________0.93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根据实验3~5,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④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为NaClO溶液稳定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MgCl2                  B. NaCl               C. Na2S            D. CH3COONa
资料:ⅰ.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 (绿色)、 (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
ⅲ.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Cl2的吸收液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10mL水+5滴0.1mol/L MnSO4溶液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10mL5% NaOH溶液+5滴0.1mol/L Mn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0mL40% NaOH溶液+5滴0.1mol/L Mn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3)根据资料ⅱ,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 40% 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探究含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i.含元素的常见粒子:(橙色)、(黄色)、(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绿色)、(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溶于强碱形成(亮绿色)。
ii.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
iii.在碱性环境中,不能氧化价格元素。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2mL0.0125

K2Cr2O7溶液

先滴入稀疏酸至,再滴入5滴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
继续缓慢滴入10滴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已知(橙色)(黄色)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
A.的浓度相同       B.       C.溶液的颜色不变
(2)已知(橙色)(黄色)。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Ⅰ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
(3)Ⅰ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4)Ⅱ中,继续滴入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
(5)Ⅱ中,继续滴入溶液后,预测有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价铬元素被氧化。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取少量Ⅰ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然后滴入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____色。
②乙同学通过原电池原理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的氧化性的彩响,经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酸性条件下,;碱性条件下,
(6)此外,生产中常用测定含废水中元素的含量。量取废水,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溶液,发生反应:。加入少量淀粉作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则废水中元素的含量为_____
2023-10-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探究能否将氧化,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现象

A中溶液呈黄色,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B中产生黄色沉淀,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
(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说明氧化性:
(2)乙同学认为:中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原因是,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盐桥中电解质可以使用______
A.       B.
②K闭合时,指针有偏转,则“石墨2”作______极。
A.正       B.负
“石墨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指针归零后,向右侧烧杯中滴加溶液或向左侧烧杯中滴加溶液,指针均有偏转,说明(或)浓度越大,溶液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______
A.强       B.弱
④乙同学查阅资料,已知,当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混合时,溶液中______,溶液中很小,氧化性和的还原性很弱,二者直接接触,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⑤丙同学测得溶液的,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中也可能是硝酸氧化了,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______
2023-09-0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暑期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10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I.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Na2O2氧化NO2;假设2: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
2016-12-09更新 | 5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