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31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疏的性质。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探究】
(1)装置(I)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
①装置(II)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装置(III)中品红溶液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加热后,溶液又恢复_________,可用于检验SO2
③装置(IV)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为防止SO2污染空气,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用25.2gNa2SO3固体与足量硫酸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L。(已知Na2SO3的摩尔质量为126g•mol-1)
【实验拓展】
(5)将装置(IV)中酸性KMnO4溶液换成Na2S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浑浊,补充完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___________+4H+=3S↓+2H2O。
【知识应用】
(6)二氧化硫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查阅资料: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
食品名称食糖葡萄酒水果干类
SO2最大使用量0.1g∙kg-10.25g∙kg-11g∙kg-1
说明在严格控制用量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可被添加到食品中作为漂白剂、防腐剂和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抗氧化剂”)。
2024-01-30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2 . Ⅰ.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易溶于水,沸点为11.0℃,极易爆炸。在干燥空气稀释条件下,用干燥的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制备二氧化氯,装置如图: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____
(3)装置D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装置D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工业上对氯气的需求量很大。常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双氧水与NaClO3在稀硫酸酸化下反应制备Cl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时析出的晶体情况如表。
温度<38℃38℃~60℃>60℃
析出晶体NaClO2·3H2O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利用NaClO2溶液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_______、38~60℃的温水洗涤、低于60℃干燥。
Ⅱ.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向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②向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③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

(7)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①②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较多稀盐酸时会产生氯气,生成氯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由实验③可得不同温度下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8)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84消毒液需要稀释到不同的浓度来使用。取含次氯酸钠14.9g/L的84消毒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2023-12-0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能否与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可生成溶液呈血红色,可用于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_____,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反应生成了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将氧化为。乙同学设计实验III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III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了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证明待测液含有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4 . 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的某些性质。
(1)设计实验探究NO的氧化性。
实验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NO,将其倒扣在盛有碱性Na2SO3溶液的水槽中,振荡,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资料:ⅰ.NO与碱性Na2SO3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O被还原为
ⅱ.Ag+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①检验的氧化产物。取少量实验Ⅰ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_______(填操作和实验现象)。
②某同学认为,需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NO的氧化性,补充以下实验:
实验Ⅱ:取饱和Na2SO4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 mol/L的AgNO3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Ⅲ:取少量实验Ⅰ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 mol/L的AgNO3溶液,_______(填实验现象)。
上述实验证明NO有氧化性。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
③写出NO与碱性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实验Ⅳ:用排水法收集两瓶NO,将其分别倒扣在饱和Na2SO3溶液和加有NaOH的饱和Na2SO3溶液中,后者集气瓶中液面上升更快。
根据实验Ⅳ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处理工业废气中SO2和NO的实验方案,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①先用过量小苏打溶液吸收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再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_______,以此溶液来吸收NO气体。
2022-05-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化学试题
5 . Ⅰ.铁黄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由生产钛白粉废渣制备铁黄的过程如下。

资料:
i.钛白粉废渣成分:主要为FeSO4·H2O,含少量TiOSO4和不溶物
ii.TiOSO4+(x+1)H2OTiO2·xH2O↓+H2SO4
iii.0.1mol·L−1Fe2+生成Fe(OH)2,开始沉淀时pH=6.3,完全沉淀时pH=8.3
0.1mol·L−1Fe3+生成FeOOH,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
(一)纯化: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分离混合物
(二)制备晶种
为制备高品质铁黄产品,需先制备少量铁黄晶种。过程及现象是:向一定浓度FeSO4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并很快变成灰绿色。滴加氨水至pH为6.0时开始通空气并记录pH变化(如下图)。

(1)①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白色沉淀后的pH低于资料iii中的6.3.原因是:沉淀生成后c(Fe2+)___________0.1mol·L−1(填“>”“=”或“<”)。
③0-t1时段,pH几乎不变;t1-t2时段,pH明显降低。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④pH≈4时制得铁黄晶种。若继续通入空气,t3后pH几乎不变,此时溶液中c(Fe2+)仍降低,但c(Fe3+)增加,且c(Fe2+)降低量大于c(Fe3+)增加量。结合总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
Ⅱ.某小组探究卤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2)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
①电极反应式:
i.还原反应:MnO2+2e-+4H+=Mn2++2H2O
ii.氧化反应:___________
②根据电极反应式,分析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的原因。
i.随c(H+)降低或c(Mn2+)浓度升高,MnO2氧化性减弱。
ii.随c(Cl-)降低,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证实了②中的分析。

实验操作试剂产物
I

较浓H2SO4有氯气
a有氯气
a+b无氯气
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3)利用c(H+)对MnO2氧化性的影响,探究卤素离子的还原性。相同浓度的KCl、KBr和KI溶液,能与MnO2反应所需的最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根据(2)中结论推测:酸性条件下,加入某种化合物可以提高溴的氧化性,将Mn2+氧化为MnO2。经实验证实了推测,该化合物是___________
(5)Ag分别与1mol·L−1的盐酸、氢溴酸和氢碘酸混合,Ag只与氢碘酸发生置换反应,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6)总结: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
6 . “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是一种常用家庭消毒液,某小组同学对“84”消毒液的制备及漂白性进行如下探究。
I.制备“84消毒液

(1)盛装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选择合适装置,按气流从左至右,导管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b(填小写字母)。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E中得到“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E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经分析发现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温度计的温度上升过快会导致产物中存在杂质,为避免此状况的发生,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

(4)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溶液中来制备“84”消毒液,则生产该溶液理论上至少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保留整数)。
II.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
资料:i.相同浓度时,氧化性强于
ii.反应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越大,氧化性越强。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84消毒液”中加入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②向“84消毒液”中加入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③向“84消毒液”中加入浓盐酸后,观察到大量黄绿色气体产生。
④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5)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①、②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实验③现象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浓盐酸时会产生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由实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值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值越低。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半期)考试化学试卷
7 . 某同学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预测部分化学性质。
(1)从物质类别角度,属于酸性氧化物,预测可以和强碱反应,将少量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从硫元素的价态角度分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___________
①将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生成。反应结束后,硫元素存在形式应该是___________
A.       B.S       C.       D.
还能和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后发现,的部分化学性质与类似。该同学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预测能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但在实验过程中,他并没有检测到该气体生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10-2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水溶液广泛存在于生命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研究水溶液的性质及反应有重要意义。室温下,相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相同的溶液和溶液,溶液的浓度______(填“<”“=”或“>”)。
(3)室温下,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
①溶液中的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溶液显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
③当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中的,此时溶液中的pH______7(填“<”“=”或“>”),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4)84消毒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成份是NaCl和NaClO。
资料:HClO的氧化性和杀菌消毒效果强于
①待消杀物品喷洒上84消毒液后,露置于空气中10~30分钟可增强消毒效果,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电离平衡常数解释消毒效果增强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为了防止消毒液在存储过程中失效,通常要在制备过程中使NaOH过量,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NaOH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9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硫代硫酸钠()的化学性质。
资料:①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一 溶液的酸碱性
(1)可用_______试纸测定该溶液的酸碱性。
II.实验二 溶液的还原性
取溴水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至溴水褪色。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I.实验三 探究的热分解产物
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固体熔化、沸腾。反应后,试管中观察到白色物质夹杂着较多淡黄色固体。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处的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
(4)兴趣小组对分解产物的组成提出四种观点:
甲观点:、S乙观点:、S
丙观点:、S丁观点:、S
①为了证明丙观点是错误的,需检验产物中有,实验方案是_______
②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该实验不能证明产物中一定有,理由是_______
③甲和乙观点是错误的,说明理由_______(任选一种观点回答)。
④经实验证实,丁观点是正确的。写出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1-04-10更新 | 51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检测(四)化学试题
10 . 完成下列问题。
(1)室温下,甲同学取相同体积的溶液混合,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12345
从混合到出现棕黄色时间13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乙同学用替代进行上述实验,未观察到溶液变为棕黄色,推测原因是酸性对氧化性有影响,乙同学提出猜测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其他条件相同时,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查阅资料:原电池中负极反应一定时,正极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两极之间电压越高。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下表实验1~4,记录数据。
序号溶液电压表读数
1溶液、3滴稀
2溶液、3滴浓
3溶液、3滴稀
4溶液、3滴浓


①实验1和2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由实验1和2可知,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③测得,说明酸性对的氧化性几乎无影响,解释原因:_______
实验结论:若氧化剂被还原时有参加反应,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若氧化剂被还原时没有参加反应,酸性对氧化剂的氧化性几乎没有影响。
迁移拓展:综合上述探究结果,丙同学进一步提出猜想,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剂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3)结合乙同学的实验2,丙同学补充进行实验5,验证猜想成立,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序号溶液a电压表读数
5_______
猜想成立的依据是:_______
2024-03-24更新 | 7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