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化学科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985 道试题
1 .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溶于水为碱性的是
A.B.C.D.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 . 喹啉广泛用于医药、染料、农药和化学助剂等领域。在无水体系中利用Skraup反应制备喹啉的反应原理如下:

物质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
甘油9217.8290
苯胺93-6.2184
硝基苯1236210
喹啉129-15.6238.1
已知:ⅰ.喹啉具有碱性,在较高温度下易被氧化;
ⅱ.硫酸亚铁作反应的缓和剂。
实验步骤:
①预热:在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0 g 晶体和19 g无水甘油,控制温度在180℃左右,加热5 min。
②加料:待自然降温至100℃左右,依次加入4.65 g苯胺,4 g硝基苯和9 mL浓硫酸。
③制备:先用小火加热装置A,当反应液微沸时先立即移去加热装置,保持微沸继续反应,后小火回流2 h。

④氧化:向反应液中加入40%的NaOH溶液呈强碱性,用水蒸气蒸馏。将馏出液用浓硫酸酸化至强酸性,然后用冰盐浴冷却至0℃,慢慢加入NaNO₂溶液至反应液使淀粉-KI试纸变蓝立即停止。再将反应液置于沸水中加热15 min,待无色气体逸出后,停止加热。
⑤蒸出:将溶液转移至圆底烧瓶,滴加40%NaOH溶液至强碱性,再用水蒸气蒸出。
⑥提纯:将粗品经分离、提纯、干燥后得到产品4.3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①预热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③中,移去加热装置后若反应液继续沸腾,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④中淀粉-KI试纸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重氮盐,加热煮沸时水解产生和苯酚。
步骤⑤中加入40%NaOH溶液的作用有:①______,②将喹啉硫酸盐转化为喹啉,③中和苯酚,使之转化为苯酚钠从有机物中分离。
(5)检验步骤⑤中苯酚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6)计算该实验中喹啉的产率: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为原料来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B.该生成工艺中每生成,有发生转移
C.均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均得到相应的酸
D.不用水吸收的原因是化合时放出大量热,易形成酸雾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溴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羟基的电子式: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已知: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兴趣小组按以下方法制备
Ⅰ.在100mL锥形瓶内加入4.5g研细的、3g 和5mL水,加热溶解后加入0.3g活性炭作催化剂。
Ⅱ.冷却后,加入浓氨水混合均匀。控制温度在10℃以下,并缓慢加入10mL 溶液。
Ⅲ.在60℃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晶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加入的原因之一是增大的浓度,以抑制步骤Ⅱ中的电离
B.步骤Ⅱ控制温度在10℃以下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受热分解
C.步骤Ⅲ中一系列的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 pH=3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003
B.2.0g由组成的混合物所含中子的数目为
C.28.4g ()含键的数目为1.2
D.反应中若有1mol 参与反应,则理论上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6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大联考化学试题
7 . 反应(未配平)可为火箭发射提供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7g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B.0.1mol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
C.常温常压下,3.2g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5
D.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三模)化学试题
8 . 湿法炼锌的主要工序有焙烧、浸出、净化和电积,浸出后获得大量的含Zn、Co、Ni、Fe、Mn、Cd等金属的钴镍渣,为有效回收钴镍渣中的有价金属,设计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1)加热能提高“酸浸”速率,除此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1条即可)。“酸溶”时却不宜采用加热的方法来加快反应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氧化分离”时,过硫酸钠的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脱除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氧化剂Na2S2O8的阴离子结构为,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_,其阴离子结构片段S-O-O-S中的所有原子___________(填“在”或“不在”)一条直线上。

②流程中过硫酸钠的加入量应为理论量的___________(填字母)倍。
a.2~3     b.4~5     c.7~8
(3)滤渣1中主要含MnO2_______,写出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由碱式碳酸锌可制备ZnO,ZnO的晶胞结构如图,则锌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已知晶胞参数为acm,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g∙cm-3 (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高三下学期理综冲刺卷(二)-高中化学
9 . 碲广泛用于半导体器件、合金、化工原料及铸铁、橡胶、玻璃等工业。工业上利用电解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还含有Ag、Au、Si等元素)提取碲,其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已知:①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硒酸。常温下,亚硒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写一种即可);流程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
(2)“氧化焙烧”后碲元素转化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水浸”后,“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酸化”后,碲以形式存在,则“还原”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室温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硒,得到溶液的pH=2,此时溶液中_______
(6)近年,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在我国发展迅猛,被誉为“墙壁上的油田”,碲化镉立方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碲化镉的化学式为_______,Cd原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Te原子为_______个,测得碲化镉晶体的密度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边长为_______pm。

10 . 乙炔俗称风煤或电石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乙炔气经净化处理后,在氮气氛中可催化聚合为聚乙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分子是既有键和键也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乙炔分子的电子式:
C.乙炔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D.相同质量的乙炔和聚乙炔完全燃烧耗氧量不同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