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92 道试题
1 . Na2CO3、NaHCO3和NaCl都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
(1)以NaCl和NH4HCO3为原料制备Na2CO3,并测定产品中少量NaHCO3的含量,过程如下:
Ⅰ.Na2CO3的制备

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测定
步骤1   称取产品2.500g;溶解,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   取25.00mL上述溶液,向其中滴入0.1000mol/L盐酸至22.45mL时,溶液中恰好完全转化为
步骤3   向步骤 2中溶液继续滴入0.1000mol/L盐酸,又消耗盐酸23.45mL时,溶液中恰好完全转化为CO2
有关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题图中碳酸氢铵溶解度在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③“滤液”中除了Na+外,还含有一种阳离子,检验该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④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精制氯化钠可由海水晒制的粗盐(含有少量Ca2+、Mg2+等杂质离子)获得。请补充完整由粗盐获得精制氯化钠的实验方案:将粗盐加水溶解,_______,蒸发结晶,得到精制氯化钠(实验中须用的用品:饱和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盐酸、pH试纸)。
2022-09-0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自主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四氧化三铅(Pb3O4,也可写作2PbO•PbO2)俗名“铅丹”或“红丹”,可用作防锈剂。工业上以废旧铅酸电池的铅膏(主要成分是PbSO4和PbO2)为原料制备Pb3O4的流程如图:

(1)CO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
(2)“还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已知:Ksp(PbCO3)=1.5×10-13。若使溶液中Pb2+的浓度小于1×10-5mol·L-1,此时溶液中的c(CO)>____mol·L-1
(4)为测定某样品四氧化三铅含量,称取样品0.1200g,加入足量的6mol·L-1HNO3充分溶解,过滤,得到含Pb2+的滤液和PbO2固体。将固体PbO2连同滤纸一并置于另一只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再加入过量KI,使PbO2充分氧化I-,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终点时用去30.00mL。已知:I2+2Na2S2O3=Na2S4O6+2NaI。
①所加KI必须过量,原因是____
②计算试样中Pb3O4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08-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化学试题
3 . 透明铁黄(FeOOH)是一种分散性良好的铁系颜料。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熔烧去硫后烧渣(主要成分为、FeO、、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透明铁黄工艺流程如下:

(1)浸取液中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过滤I”后,滤液中所含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
(3)“还原”时,试剂X若选用铁粉,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制备铁黄:向一定浓度溶液中加入氨水,当滴加氨水至pH为6.0时,停止滴加氨水,开始通氧气,生成铁黄。通入氧气过程中,记录溶液pH变化如图1所示。

已知:25℃时,完全沉淀(离子浓度)的
①滴加氨水产生沉淀,当pH为6.0时,溶液中残留浓度为_______mol/L。
②请写出0~时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时段,溶液pH明显降低,请解释原因:_______
(5)制得的透明铁黄中往往混有氧化铁,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透明铁黄的含量。已知的吸光度A(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标准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称取3.47g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并定容至1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 mL,加入足量KSCN溶液,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8,计算样品中FeOOH的质量分数(写出主要计算过程)。_______
4 . 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是重要的环境保护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铋系化合物因其种类繁多、结构可控及光催化性能良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光催化剂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某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铁酸铋()在强氧化剂过二硫酸钾()的协同作用下,对抗生素类污染物环丙沙星的去除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
(1)过二硫酸根离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显示,过二硫酸根离子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将反应体系中所产生的转化为,同时,过二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根离子与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硫酸根自由基离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通常可基于氧化还原滴定法准确分析过二硫酸盐工业产品的含量。某过二硫酸钾样品分析操作过程如下:准确称取0.2800g样品于30mL去离子水中溶解,并加入4g碘化钾,封闭后混合均匀,在黑暗处放置30min后,加入2mL冰乙酸及20mL去离子水,用0.1000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同时,进行空白实验,除不加入过二硫酸钾样品外,空白实验中其他操作及所加入试剂的种类与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样品测定实验相同(已知:过二硫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0.4)。
①该操作过程中加入指示剂的名称是_______
②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
③空白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④若样品分析与空白实验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分别为19.80mL及0.20mL,请计算该样品中过二硫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
2022-08-02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
5 . 以软锰矿(含MnO2及少量Fe、Al、Si、Zn、Co的氧化物)为主要原料可制备MnO2、KMnO4等。制备MnO2的实验流程如下:

(1)“过滤1”所得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Mn2+、Fe3+、Al3+、Fe2+、Co2+、Zn2+。生成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25℃时,Ksp(ZnS)=1.6×10-24,Ksp(CoS)=4.0×10-21,Ksp(MnS)=2.5×10-10。取一定量“除Fe、Al”后的酸性滤液,分析其中Zn2+、Co2+、Mn2+的含量[n(Zn2+)+n(Co2+)=amol]后,加入一定量Na2S充分反应。测得金属的沉淀率随加入n(Na2S)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当n(Na2S)=amol时,测得溶液中c(Zn2+)=2.0×10-4mol/L,此时c(Co2+)=_______
②当n(Na2S)=amol时,Co2+和Zn2+未完全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3)测定MnO2粗品的纯度。称取0.1450gMnO2粗品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水润湿后,依次加入足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盖上玻璃塞,充分摇匀后静置30min。用0.15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滴定反应为2+I2=2I-+,计算粗品中MnO2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将一定量的KClO3与稍过量KOH混合熔融,再分批加入一定量MnO2。在加热条件下迅速搅拌制得墨绿色K2MnO4。已知向K2MnO4碱性溶液中加酸会生成MnO2和KMnO4,在pH=9.5~10.5时,反应趋于完全。
①KClO3、KOH混合熔融时不能选用瓷坩埚的原因是_______
②请补充完整制取KMnO4晶体的实验方案:将墨绿色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_______,得KMnO4晶体。(实验中可选用试剂:6mol/LHCl、6mol/LCH3COOH、冰水。实验中须使用的实验仪器有:砂芯漏斗、pH计。部分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22-05-07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泰州等七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铜锌总含量约)制备了晶体,制备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问题:
(1)“滤液Ⅰ”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式)。
(2)“溶解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溶解Ⅱ”常要加热,但是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4)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加入少量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生成氢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
(5)某晶体中常含有亚硝酸钠,现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取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酸性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原晶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05-0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线上)化学试题
7 . 人们对金属的合理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1)下列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年限约6000年前约2500年前约230年前约200年前
金属CuFeMgA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铝热生成铁的实验中,氯酸钾起催化作用
B.合金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组成
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越高,开发利用的年限越早
D.常采用电解熔融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备钠、镁、铝等较活泼的金属
(2)某氯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杂质,为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1:取样品mg,加蒸馏水溶解,配制成溶液;
实验2:取出于烧杯中,先加入稍过量的氯水,再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沉淀。
实验3:将固体置于坩埚中,充分加热,得到固体ng。
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氯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沉淀灼烧不充分,对最终测量结果的影响: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某实验室排放的废水中含铬(成分以存在,浓度为),现用处理该废水(已知:S元素被氧化为可溶性硫酸盐),处理后所得滤渣主要成分为
查阅资料:分解温度为分解温度为
①1L的“废水”可氧化FeS_______mol。
②将滤渣用蒸馏水洗净后,在低温条件下干燥,并将干燥后的固体在(体积比)的混合气体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A→B固体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说明:以上的残留固体为的混合物。
2022-08-04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8 . 处理含的废水(含量均超标)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时,
②室温下,溶液中(III)物种分布分数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1)“过程I”除及部分砷。
①基态As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
(2)“过程II”除。测得滤液中,此时_______
(3)“过程III”进一步除砷。(聚合硫酸铁)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和加入的可将砷转化为难溶的除去。
①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测定“滤渣C”中含量。称取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后,转移至100容量瓶中并加水稀释至刻度。量取溶液于锥形瓶中,依次加入足量的溶液和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溶液
(已知:反应生成,氧化性。)
i.加入足量的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
ii.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07-01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金(Au)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一种从被FeS2包裹的含金矿物中提金的工艺流程如下:

(1)①“预处理”时,FeS2被氧化为Fe2(SO4)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研究发现H2O2在Fe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中间体OH,OH将金表面的FeS2氧化溶出。FeS2溶出率与硫酸初始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硫酸初始浓度的增大,FeS2溶出率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①“浸取”时Au转化为配合物NH4[Au(SCN)4],该配合物中的配体为_______
②“浸取”时可使用硫脲[SC(NH2)2]代替NH4SCN,硫脲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_______
(3)“置换”时需维持无氧环境,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4)测定样品中Au的含量:准确称取0.1000g试样,加入王水,将Au转化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金酸(HAuCl4),在除去硝酸根后的溶液中,边不断搅拌,边向溶液中加入过量0.4000 mol·L-1FeSO4溶液30.00mL,将HAuCl4完全还原为Au;滴加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18.00mL。
已知:

计算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10 . 四水醋酸锰[]用于染色催化剂和分析试剂等。
(1)以四水醋酸锰为电解液,控制适当电压电解,降低温度后减压抽滤,用乙酸洗涤干燥,制得。将在氮气气氛中加热,以热重分析仪测量分解时温度变化和失重。
阶段热效应剩余物失重
吸热A29.1%
放热B70.5%
①第一阶段释放出2种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
②剩余物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用四水醋酸锰和乙酰氯()为原料制备无水二氯化锰流程如下:

已知:a无水二氯化锰极易吸水潮解,易溶于水、乙醇和醋酸、不溶于苯。
b.制备无水二氯化锰的主要反应:
c.乙酰氯遇水发生反应:

请回答:
①步骤Ⅰ所获固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步骤Ⅰ在室温下反应,步骤Ⅱ在加热回流下反应,加热回流的目的是_______
③测定无水的含量,将ag样品溶于一定量硫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稍过量,使氧化为。待充分反应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用bmol/L硫酸亚铁铵[]滴定,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消耗cmL硫酸亚铁按溶液。“持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2022-07-28更新 | 83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