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下列说法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周王室地位衰微,诸侯争霸兼并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推广
C.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D.国家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2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论语》英译本前言(1691年出版)

材料二:(秦始皇)“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材料一提到的“这位哲学家”是哪位历史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汉武帝的哪项具体措施?
(3)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简析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3 . 下列漫画反映百家争鸣共同点是
A.研习书法技艺
B.进行礼仪学习
C.培养演讲技巧
D.传播思想主张
2019-01-2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世界文明坐标中确立中国符号,融入中国元素,是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 18 万种,236.7 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的“书”从竹简演化为图书,主要得益于东汉时期谁的发明?

(2)材料二是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2019-01-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在秦朝,一次是汉朝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一次厄运和第二次厄运是什么。

(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4)上面材料中对董仲舒出现了不同的解读,思考怎样评价历史人物时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试评价曹操。

2019-01-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孟子的政治理想。
【科技之美】

材料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巨大创造力不仅表现在她独特的文化上,也体现在她古代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东汉时期,哪个人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写出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
【艺术之美】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据上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和该作品的地位。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2019-01-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六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
8 . 下列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及其传承的两则材料,请根据提示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1)请按示例将相关联信息连接起来。
(2)上述信息反映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史称“ ”,它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国要富,民要强,民主也要上雅堂。礼仪邦,要牢记,文明和谐两兄弟。人自由,权平等,公正法治扬正义。爱国敬业幸福长,诚信友善纳八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


(3)请写出童谣中包含了古代哪几个思想流派的思想,并用材料内容加以说明。(至少2种)
9 . 填空题
(1)炎帝和黄帝两部落在联合后不断繁衍,形成后来______族的主体,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 ______学派强调用“刑罚” 统治,____学派提出“无为而治”。
(3)汉武帝首创用年号纪年:公元前122年为“元狩元年”。请算一算,“元狩4年”按照公元纪年法是 _________年,它属于______世纪。
2019-01-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