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据材料二,“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思想?

材料三   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材料四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依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材料五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 .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
①百家争鸣
②商鞅变法
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④兼并战争
⑤中华文明的起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2018-11-05更新 | 161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山东省惠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盛宴,它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场“盛宴”是( )
A.春秋争霸B.三家分晋C.百家争鸣D.商鞅变法
2018-10-11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2019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模拟卷

4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出现了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他们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回答下列问题:

(1)道家学派是谁创立的?他的主要著作是什么?

(2)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他创立了什么学派?请写出孔子的一句名言。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对百家争鸣中哪个“诸子”观点最感兴趣?为什么?

2018-09-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重庆市南岸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说“人竭力想规划和控制事件的发展,第一次想恢复或创立一些称心的条件,思想家在盘算人们怎样才能够最好地生活在一块,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他们加以管理和统治,这是一个革新的时代,”这一“革新的时代”就是被中外思想家、史学家盛赞的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最能佐证卡尔•雅斯贝尔斯这一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
A.百家争鸣B.铁器发明C.争霸战争D.焚书坑儒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问题一:据材料一,说明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事实?这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四: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2018-09-2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7 . 有学者说,春秋战匡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自由的时代,“宽容自由”主要指
A.百家争鸣
B.商业繁荣
C.七国纷争
D.春秋争霸
2018-08-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018-06-16更新 | 1502次组卷 | 69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动力。先进理论的诞生是思想创新,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制度创新,科技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社会上先后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易中天《百家讲坛》

(1)材料一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当时思想领域出现的哪一局面? 后来秦始皇采取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创立了我国两年多年封建王朝统治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作者推崇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指什么制度?它是通过什么法律文献开始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棉纺厂的机器和福特公司的汽车分别使用的动力机械。

材料四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方式”有何特点?

(5)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你认为:思想解放、政体变革和发明创造有何内在联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