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化转折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概况》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指出材料中的“文化转折时期”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汉朝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黑科技,令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正是他们的天才创造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刘明宝《扒一扒汉朝黑科技:这些黑科技,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2)汉朝的开创者是谁?说出两位该时期科学技术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天才创造力”。

材料三   如果从整体的文化视角来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史,艺术史,思想史,乃至于政治制度的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它是一个转折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是怎样的》


(3)材料中的魏是谁建立的?结合艺术史方面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它是一个转折点”的理由。
2024-02-0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一“黄金时代”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诸侯争霸B.农业繁荣C.百家争鸣D.各国变法
3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的是(     
A.农民起义B.兼并战争
C.制度变革D.思想学术繁荣
2024-02-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材料二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但国家事务繁多,篆书笔画很多,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

材料三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魏晋时期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不能照抄原文) 并简析秦统一汉字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的条件(不能照抄原文)
(4)根据材料四,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2024-02-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治国理政,思想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是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专制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各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即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归隐思想,也只是在实现自己政治理论无望的时局下,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扭曲表现。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材料中“蜂出并作,各引一端”所指的文化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个学派概括其政治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参考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诸子学说在后世治国理政中的具体运用。

事例:商鞅变法运用学说:法家思想说明:战国时期,秦国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任用商鞅主持变法,采取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等措施,使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024-02-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这样的局面产生的影响是(       
A.出现许多创造发明B.出现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
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促使太学在长安兴办,培养儒学人才
2024-0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这体现了(     
A.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B.百家争鸣是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
C.百家争鸣各学派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
8 . 题表为诸子百家的部分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有利于(     
经典思想主张
《荀子》轻田野之税……无夺农时
《墨子》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庄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A.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B.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C.维护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D.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组成部分。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隆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作儒家。就是说,百家争鸣的争鸣是有保留的克服,争鸣中有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百家争鸣本身也说明,争鸣各家在学术上都有片面性,只有相互吸取,才能互补并趋于完善。百家合流在百家争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只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才是最后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秦之所以没能最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并结束百家争鸣,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用暴力手段拒绝百家合流,致其走向了灭亡。西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结合实际进行百家合流。由此可见,要想解决中国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没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写未涉及。
(1)百家争鸣就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与其他学派水火不容。
(2)荀子主张“性本恶”,孟子主张“性本善”。
(3)百家争鸣说明各家在学术上相互吸取,才能互补并趋于完善。
(4)百家合流和秦朝的灭亡没有直接联系。
(5)百家的有机合流有利于解决中国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
2024-01-3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汉字之源】同学们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文字的起源。

图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任务二   思想之光】同学们在感知的基础上,探寻文字促进社会思想的发展。

材料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任务三   文史之萃】同学们分享文字记载的史学阅读信息卡。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任务四   科技之光】同学们深入探索造纸科技的进步与贡献。

材料   古代埃及人用的是天然生长的植物纸草,不容易长期保存。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摘编自七上历史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1)指出图1文字记录的我国历史时期。指出图2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体例。
(2)指出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指出春秋战国时期“黄金时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局面。
(3)指出信息卡中“他”的名字。并指出信息卡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
(4)有学者认为“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请你对这一观点表明态度,并依据上述材料说明理由。
(5)下图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任选一幅,指出该作品的作者和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恩泽后世。请你说明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应该持的态度。

《齐民要术》书影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2024-01-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