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06 道试题
1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既能与反应,还能与反应
B.该有机物中有3种官能团
C.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氧化等反应
D.该有机物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
7日内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题
2 . 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
I.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物质与图2中M对应的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以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通入空气焙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
II.小组同学利用图3装置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4)通空气样品的导管末端是带许多小孔的玻璃球泡,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空气流速为,当观察到装置内___________时,结束计时,测定耗时tmin,假定空气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试题
3 . 甲酸铵是一种常见分析试剂,常用于制药、电解、电容器等行业。25℃时,用HCl气体或NaOH固体改变0.1mol/L的溶液的pH,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mol/L的溶液中,
B.P点溶液存在
C.O点对应溶液中
D.Q点溶液pH=6.5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通过调节pH使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关系如下图所示,c为的浓度,单位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为pH与的关系曲线
B.p点生成的沉淀中含有
C.   
D.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化学试题
5 . 硼、氮、铁、钴、镍等元素可形成结构、性质各异的物质,在生产、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不同状态的硼中,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吸收能量最多的是______(填标号)。
A.B.
C.D.

(2)硼酸()为片层状白色晶体,层内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图所示。水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①硼酸层状结构中,硼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是一元酸             b.硼酸水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
c.硼酸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d.晶体中有氢键
(3)叠氮化合物在化工上有重要应用,为叠氮离子,写出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其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
(4)的结构如图所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种钛酸钴()晶胞沿轴任意一个方向的投影如下图所示。晶胞中处于各顶角位置,则O处于__________位置。

(6)镍的某种氧化物常用作催化剂,其晶胞有如图结构特征:镍离子形成面心立方结构,氧离子填充在镍离子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填充率为100%。
①从该晶胞中能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有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e.

②已知该晶体密度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胞中镍离子周围与其等距离且最近的镍离子有__________个,该距离为__________pm(仅列式不计算)。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在等压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回答下列问题:
(1)25℃、101kPa时,1g氨气完全燃烧放出18.6kJ的热量,则___________
(2)①已知298K时白磷、红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则该温度下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相同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___(填“红磷”或“白磷”),白磷的稳定性比红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已知:① 
 
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___
(4)已知 ,蒸发1mo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200a
则表中___________
(5)在容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3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做到低碳排放。如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为原料制备HCOOH和的原理示意图,电极a、b表面发生电极反应,其中b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探究分解的催化效率。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然后各滴加5滴溶液和5滴溶液。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只有极微量的气泡。
甲由此得出了结论:分解的催化效率相似,且均不高。
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不太合理,做了如下的改进:
试管1试管2
实验溶液中滴加5滴溶液溶液中滴加5滴溶液
现象ⅰ.加入溶液后,产生气泡
ⅱ.生成气泡速率先加快后又减慢
ⅲ.整个过程中溶液始终保持浅蓝色。
ⅳ.且整个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率低于试管2中。
ⅰ.加入溶液后,试管内液体立即变为棕褐色,并产生气泡
ⅱ.生成气泡速率先加快后又减慢。
ⅲ.溶液棕褐色逐渐变浅,反应结束时变为浅黄色。
乙认为甲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有_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溶液和溶液的浓度不同
b.两种催化剂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
c.溶液浓度过低
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先加快后又减慢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乙得出是结论是:___________
(2)研究试管2中出现“溶液变为棕褐色,最后变为浅黄色”的原因。
乙同学查阅文献,发现是因为会与发生如下反应生成棕褐色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溶液颜色先变为棕褐色再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翻阅资料时还发现能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

他又做了如下的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几滴溶液,待出现大量气泡时,立即加入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立即由棕褐色褪为无色,且气泡立刻消失。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的分解几乎无催化作用
b.温度相同时,含相同浓度的的溶液中浓度后者的大
c.颜色由棕褐色褪为无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合成氨的发展体现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1)1898年,化学家用氮气、碳化钙()与水蒸气反应制备氨:
ⅰ.碳化钙和氮气在1000℃的高温下产生氰氨化钙();
ⅱ.氰氨化钙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氨气。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0世纪初,以为原料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研制成功。其反应为:
   
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___
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高压下,的化合反应仍然进行得十分缓慢。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
压强对合成氨有较大影响。下图为不同压强下,以物质的量分数进料(组成1),反应达平衡时与温度的计算结果。

ⅰ.判断压强:___________(填“>”或“<”),简述理由:___________
ⅱ.在时,氮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双催化剂,通过光辐射产生温差(如体系温度为495℃时,纳米Fe的温度为547℃,而的温度为415℃),解决了温度对合成氨工业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影响矛盾的问题,其催化合成氨机理如图所示。

分析解释:与传统的催化合成氨(铁触媒、400~500℃)相比,双催化剂双温催化合成氨具备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的稳定性比___________(填写“强”或“弱”)。
(2)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液滴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0.3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可以转化为其他含氮物质,下面为转化为的流程。

①写出反应转化为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转化为的整个过程中,为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实验室以邻硝基苄醇为原料,通过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利用两相反应体系(图2)在TEMPO-COOH水溶液做催化剂下实现选择性氧化合成邻硝基苯甲醛。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物质

TEMPO-COOH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CH2Cl2难溶于水,易溶于CH2Cl2易溶于水,难溶于CH2Cl2
熔点/℃7043——
沸点/℃270153——

已知: +NaHSO3(易溶于水);

1.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1.53g(10mmol)邻硝基苄醇,10.0mL二氯甲烷(沸点39.8℃)和磁子,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再依次加入1.0mLTEMPO-COOH水溶液(做催化剂)和13.0 mL饱和NaHCO3溶液。在15℃和剧烈搅拌条件下,滴加13.0mL(足量)10%NaClO水溶液后,继续反应40min。
Ⅱ.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后,水相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除去并回收滤液中的二氯甲烷,得到粗品。
Ⅲ.将粗品溶解在20.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0mL饱和NaHSO3溶液,充分作用后,分离得到水层,水层在冰浴中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浅黄色固体析出完全。抽滤、干燥至恒重,得1.30g产品。
(1)控制反应温度为15℃的方法是___________;滴加NaC1O溶液时,需要先将漏斗上端玻璃塞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
(2)合成产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配制饱和NaHCO3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是(填写仪器名称)___________

(4)相比于单相反应体系,利用两相反应体系可以大幅减少副产物的量,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副产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步骤Ⅱ中除去并回收二氯甲烷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6)本实验产率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