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9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该反应实际为两步反应:
第一步:2NH3(g)+CO2(g)=H2NCOONH4(s) ΔH=-272kJ·mol-1
第二步:H2NCOONH4(s)=CO(NH2)2(s)+H2O(g) ΔH=+138kJ·mol-1
写出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有pH均为2的CH3COOH、HCl、H2SO4 三种物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若分别用这三种酸中和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所需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常温时,BaSO4Ksp=1.08×10-10。现将等体积的BaCl2溶液与3.5×10-3mol/L的Na2SO4溶液混合。若要生成BaSO4沉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
(5)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加少量浓盐酸       b.微热溶液       c.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6)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图中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022-12-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aHCO3与盐酸反应B.甲烷的燃烧反应
C.Ba(OH)2·8H2O与氯化铵反应D.锌与盐酸反应
(2)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
①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化学键种类H-HCl-ClH-Cl
键能(kJ/mol)436247434
计算可得:2HCl(g)=H2(g)+Cl2(g) H=_______kJ/mol
②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 kPa时:
I.   
II.   
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以CO2(g)和H2(g)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补全上图:图中A处应填入_______
②该反应需要加入铜-锌基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H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某研究者分别以甲醇和汽油做燃料,实验测得在发动机高负荷工作情况下,汽车尾气中CO的百分含量与汽车的加速性能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信息分析,与汽油相比,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
3 .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下:

(1)反应I由两步反应完成:a. H2SO4(l)SO3(g)+H2O(g) △H1 = +177 kJ/mol
b. 2SO3(g)2SO2(g) +O2(g) △H2 = +197 kJ/mol
①请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工业中可通过反应b的逆反应合成SO3,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压强下SO2的平衡转化率:

温度/℃

SO2的平衡转化率/%

0.1 MPa

0.5 MPa

1 MPa

5 MPa

10 M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在实际生产中,选定温度为400~500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选定压强为常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反应II)的催化剂,催化历程如下:
i.SO2+4I+4H+= S↓+2I2+2H2O ii.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进行如下实验: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A

B

C

D

试剂组成

0.4 mol/L KI

0.4 mol/L KI

0.2 mol/L H2SO4

0.2 mol/L H2SO4

0.2 mol/L KI

a mol I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请补全反应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④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则反应速率:i____ii(填“>”、“=”或“<”)。
2022-11-19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放热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煤油的主要成分为,已知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       。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前期的火箭曾用液态肼(N2H4)与双氧水反应来提供能量。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恒容密闭的容器中通入,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时间/min
浓度/mol/L
温度/℃
1020304050
18000.800.670.570.500.50
28000.600.500.500.500.50
实验1中,在内,_______(正)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
(4)内,实验2比实验1反应速率快,则实验1与实验2的“不同条件”是_______
(5)乙醇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可传导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6)乙酻在Cu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的关系如图2所示,整个反应中物质B属于_______(填“催化剂”或“中间产物”)。
2022-11-1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CO2的捕集、创新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Ⅰ.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先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图:

(1)在合成塔中,CO2与H2反应,生成气态的H2O和CH3OH。
已知:i.   
ii.   
①写出合成塔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若反应i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3molH2发生以上制备甲醇的反应,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H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已知T2时已达平衡状态。
①a点v________v (填“>”,“<”,“=”);
②b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③T2时,若平衡时压强为1.7MPa,Kp=_______MPa-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Ⅱ. 在一定条件下,和可以直接化合生成甲酸(HCOOH)。
(3)温度为t1℃时,将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K=2。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t1℃时,_______;温度为t2℃时,,则t2_______(填“>”“<”或“=”) t1℃。
6 . 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NO2和CO等污染物,利用CO脱除NO2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在催化剂作用下,CO与NO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 ΔH。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CO(g)+O2(g) 2CO2(g) ΔH1= -558 kJ·mol-1
N2(g)+O2(g) 2NO(g) ΔH2=+180kJ·mol-1
则ΔH=_______
(2)向某刚性容器中加入2 mol CO、3 mol NO和催化剂,测得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断裂2mol CO的同时生成4mol C=O
B.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C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②压强p1_______p2(填“>””或“<”,下同),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__Kb
(3)已知Arrhenius 经验公式为Rlnk=- +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为探究m、n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能进行了实验探究,获得如图2曲线。从图中信息获知催化效能较高的催化剂是_______(填“m”或“n”),其理由是_______

(4)图3为在某种催化剂下,相同投料比、反应相同时间后,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当温度高于T℃时,n(CO2)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
2022-11-18更新 | 92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卷
7 . 研究的捕集、回收、转化,对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碳中和”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Ⅰ.将还原成甲烷:
ⅰ.Sabatier反应:   
ⅱ.   
ⅲ.   
(1)________
(2)不同条件下按照投料发生如上反应,平衡转化率如图1所示。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压强为时,随着温度升高,的平衡转化率先减小后增大,解释温度高于600℃之后,随着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



                                                          图1                                                                           图2
(3)按照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上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虚线表示平衡曲线)。a、b、c三点的逆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高于380℃后,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Ⅱ.将还原成碳单质:Bosch反应:
(4)Bosch反应自发进行,低温更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但是Bosch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启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捕集和转化原理如图3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反应①为;反应②为
b.多,且生成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
c.时刻,副反应生成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的速率
d.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
2022-11-17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8 . 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在作用下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为:,其催化机理如下:
第1步:
第2步:
第3步:___________。(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值用xyz的代数式表示)。
(2)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
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来减少的排放。对于该反应,在温度为TK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时间/min
01020304050
1.000.790.600.560.560.56
00.420.800.880.880.88
①0~2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②请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3)的排放主要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用活性炭对NO进行处理。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原因为___________;在1100K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4)NO氧化反应: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乙。
查阅资料知:
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Ⅰ:
Ⅱ:
①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②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的速率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大,增大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
③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022-11-16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是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反应Ⅰ积碳反应:
反应Ⅱ消碳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重整反应___________;反应在___________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2)为研究温度、压强变化对此反应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的研究人员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测得反应过程中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K)、压强(kPa)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欲使X点时的转化率>60%,则a___________b(填“>”、“=”或“<”);
②若两种不同的压强下通入气体的物质的量均分别相同,则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或“<”)。。
(3)工业上使用合成气转化成甲醇,反应为。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总和为
①在该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若平衡时总压强为,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022-11-1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0 . 尿素(H2NCONH2)是一种常见的含氮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氮化肥,具在重要的工业用途。
(1)将尿素溶液喷雾,可进行汽车尾气的处理,其主要的反应为,当有电子转移时,消耗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2)据报道,2022年10月我国发射梦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建造将进入收官阶段。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燃料,通常用肼(N2H4)作燃料,作氧化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那么,     _______(填“>”“<”或“=”)-1083.0
(3)工业上以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T/℃165175185195
K111.974.134.8
①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可能的数值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80.3       B.50.6       C.30.5
②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
A.升温       B.加压       C.恒容充入       D.使用催化剂
(4)已知:。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①计算T1℃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图中,分析两线走势的原因是_______
2022-11-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